張支書搖搖頭“不全是。以前就沒人聽。”
老李整天跟村里人住一塊,聽他們聊過張莊的歷史,“那是剛開始,大伙兒都不敢相信你。”說到此,不由得看一下在另一頭老實等著的村民。
這一看嚇一跳,撕扯起來了,“老張,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張支書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不禁驚呼“壞了”
“慢點,慢點,地不平。”老李忙跟上去。
張支書擺手“你慢慢走,我得趕緊過去,晚了可能得出人命。”
先前高氏得知小芳上學去了就想回家。細想想回家也沒啥事,村里人要么成群地去放羊,要么在魚塘邊摸牌,要么在養豬場、牛場或者在糧庫曬玉米。這些地方都沒地頭上舒服,這些活也不需要高氏干,她回去也是找人嘮嗑,索性坐在地頭上跟一群男男女女侃大山。
先是埋怨她大兒子,腦袋被村里拉磨的驢踢了讓小芳去上學。話鋒一轉,顯擺小芳雖然傻但厲害,老爺們都不敢開拖拉機她敢。
老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
張支書在地里忙活,看在他的面子上,別人也沒出言嘲諷高氏平時不認小芳這個孫女,現在小芳厲害了,又是她孫女了。
高氏一看有人捧場,繼續夸她大孫女。夸完孫女夸孫子,大孫子長得一般但個頭高。小孫子沒大孫子高,但長得好,將來能找個什么什么樣的媳婦。
張莊人都知道她慣孫子,所以更不敢跟她計較,以免她罵人打人。
可聊天的時候捧著她,不等于事事都讓著她。
小芳載著方劍平到地頭上,有人向方劍平表示,她們也想坐上去感受一下。方劍平不好意思跟女人爭。然而他雙腳剛落地,高氏就竄過來。
別人提醒她排隊。高氏直言,開拖拉機的是她孫女。
原先忍讓的人不再忍讓,凈挑她以前嫌棄小芳的話擠兌她。
高氏的嘴臟,同樣的話她說別人可以,別人回她她受不了。
一張嘴說不過三四張嘴,高氏就揮動她的小拐杖。
趕張支書跑到跟前,幾個女人都從最初的推搡演變成扯頭發。
張支書上去抓住他娘。
高氏的臉被抓一把,那巴掌還險些掃到張支書。
“好了”張支書大聲說。
打高氏的人占到便宜立馬后撤。
高氏的雙手被兒子抓住,跳起來就朝兒子腳上踩。
慢了一步的老李趕過來看到這一幕連忙喊“小心”
張支書這些年沒少拉架,經驗豐富,他娘一動他就知道想干嘛。
松開她趕緊后撤。
高氏沒了依靠,身體往后踉蹌。
張支書又忙把她拉回來,不等她站穩再次后退,“又因為什么這么晚了不回家,一個個都在這兒干嘛你們屬斗雞的,三天不打腳底板癢癢。”
“你娘不講理”有人說。
高氏指著她“誰不講理”
張支書“沒完了是吧不說都給我回去”
有人期期艾艾地說“那我們還想坐車呢。”
張支書就知道因為坐車。
沒到分魚分肉分玉米的時候,旁的小事也扯不起來。
“以前怎么沒見你們一個個要坐車。”
高氏立即說“誰稀罕坐你開的車。”說出來意識到不對勁,車沒了。往四周看去,小芳都到地那頭了。
除了她還有一個人。
仔細看去,正是方劍平。
高氏忍不住罵“這個吃里爬外的東西方劍平也是個不懂事的。活該小草讓小芳跟他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