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香抄起門邊的掃帚要打她。
小芳看在豆腐的面上讓她一次端著豆腐往家跑。
王秋香以為她怕了,得意地大喊“有能耐別跑”
小芳心說,不跑你又得哭爹喊娘。
可惜兩家離太近,墻頭矮不隔音,她和王秋香說的話傳到高素蘭耳朵里,煎豆腐就變成了白菜豆腐湯。
小芳準備端著碗出去炫耀,遞到她手中的卻是一碗白菜湯,險些氣炸“我的煎豆腐呢”
“冤家宜解不宜結。”高素蘭道。
小芳忍不住瞪眼“我跟他們不是冤家是仇家”
張支書立馬說“閨女,別氣,回頭爹就安排他們打掃豬圈。”
高素蘭禁不住瞪他,你咋也跟著她胡鬧。
張支書“該給他們立立規矩了。這幾個月關心他們,是考慮到他們年齡小,突然從城里到農村不習慣。既然這么不識好歹,那就跟村里人一樣。劍平,你說呢”
方劍平道“早該這樣。累得倒頭就睡,我就不信他們還有心思說三道四扯老婆舌。不過也不能明天就讓他們去豬圈太刻意。”
張支書點頭“從臘八開始。”
高素蘭但心地問“真不會懷疑你公報私仇”
張支書“我還怕他們”
“傳出去不好聽。”
張支書搖搖頭“你呀,就是太要面子。我去年一年送走三個,就是真公報私仇,傳出去誰信”頓了頓,“不說他們。劍平,今年回去不”
方劍平也想回去,可是一年回去兩次,還都是看病,還都是他放假的時候,這么巧傻子也知道怎么回事。
有周長河那個小人在,方劍平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了。天越來越冷,從這兒往北一路上都有可能下雪,別半道上遇到大雪堵路上。”
張支書點頭“我也不贊同這個天回去。雖然有個春節。既然你想好了,那趕明兒給你爺爺奶奶去封信,讓老兩口放心。”
方劍平笑著說“他們沒什么不放心的。您沒發現最近半年的信都比之前少了”
往這邊送信的郵遞員認識張支書,碰到他就把信給他,碰不到就送去學校或者村委會。
張支書仔細想想,方劍平回去之前,平均一個月一封信。自打他從首都回來,這半年好像才兩封信。
這是看到真人之后不擔心了啊。
張支書想到方劍平把小芳的情況告訴他爺爺奶奶了。
老兩口沒有一周一封信地詢問,看到真不在乎他閨女缺心眼。
憑良心說,自家閨女雖然長得好,力氣大,干活一人頂倆,可是不在乎她缺心眼的還真不多。不說城里人,就是他們農村不是窮的娶不上媳婦,或者惦記他這點家產的,倒貼人也不要。
思及此,張支書愈發希望兩人能成。
至于方劍平的父母,他的工作在這邊,他們的工作在首都,相隔上千里,不同意又能怎么樣。
再說了,除了方劍平,誰管他們同不同意。
可是知青點的人都被方劍平否定了,也不能嫁到本村,往上數幾代都沾親帶故不合適。怎么才能讓他繼續挑剔呢。
張支書心里突然有個主意,面上對方劍平點點頭,贊同他的說辭。接著埋頭吃飯,飯畢就讓兩人玩兒去,他去看人做豆腐。
高素蘭不禁說“這么冷的天往哪兒去就在院里玩。”
小芳的煎豆腐沒吃成,很生氣“刷你的鍋吧。”拉住方劍平,“咱們走”
“還去老李那兒”方劍平順嘴問。
小芳搖了搖頭,出了大門直接往南拐。
方劍平意外“知青點你什么也沒拿,去知青點怎么說”
“不用說。”小芳突然想到一個辦法,還是張小草提醒的她,“等一下你不許說話,聽我的。”
方劍平點頭。
小芳原本拉著他的手臂,到知青點門口抱住他的胳膊。
方劍平習慣了兩人身體接觸,可是這樣大面積接觸卻是第一次,身體瞬間僵的忘了走路。
小芳不禁看向他,他倆同炕一年多,還沒習慣啊
夭壽啊
這樣下去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方劍平見她不走了,不禁問“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