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支書不信“拿的什么”見他沒懂,“來看看你們哥倆空著手來的”
“不是。好像有一包菜,還有一包桃吧。給我大嫂的,中午也是在她那兒吃的,我沒看。”
難怪他不清楚。
張支書“去問問你大嫂。”
“這有啥好問的”張來貴一動不動。
有人聽出來了“你妹妹一家是來改善伙食的。這個時節誰家缺青菜缺桃過兩年咱們村的那些果樹長起來,吃都吃不完。”
張來貴不信。
張支書“回頭你妹妹再來,你問問她,你們村咋不養魚。”
來貴下意識想說,她那邊離河遠。到嘴邊想到周圍的村落為了取水方便,就算離東邊的河遠,離人工開鑿的深溝也近。
他們偶爾得去挖溝,就是挖那些深溝,好方便住在附近的百姓灌溉莊稼。
“這事讓我咋問”來貴忍不住說。
張支書“你親妹子都不好問,還指望我向農場建議我怎么建議沒法建議還有啥可說的。”
張來貴忍不住點頭“對啊。他們覺悟咋就這么低呢。大家好不就都好了嗎。”
“你真閑著沒事,就把我之前說的話告訴四個隊長,然后再問問最近攤誰打更。”張支書找個陰涼地坐下。
張來貴一動不動。
張支書氣笑了,“你都懶得動,還指望人家挖池塘養魚挖池塘累還是說幾句話累”
來貴起身走人。
眾人頓時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個屁我去幫他傳話。”張來貴瞪他們一眼連走帶跑往村里去。
張支書搖搖頭,“其實這事好辦。還恢復以前讓各人種各人的,不出三年十里八村都能趕上咱們村。”
“那為啥不跟以前一樣”
張支書“國家有別的考”
“叔,叔,動了”
張支書忙說“趕緊甩上來。”
“還真有”
橋頭上的眾人不禁看去。
方劍平甩出魚鉤,啪一聲,一個東西落到他身后。
聽到熱鬧跑過來圍觀的小孩立即上前抓起來。
“呼”
眾人齊呼,“還是一條大魚”
“多大”方劍平忙轉過身,看到小學生兩只手抓不住,驚得微微張口,“這,得有四五斤吧”
有年齡大經驗豐富的人說“沒這么重。魚不壓秤,也就三斤的樣子。要是換成肉得有五斤重。劍平,運氣不錯。咦,還是條鯉魚,不會是早年從黃河沖過來的吧”
東面的那條河就是黃河分支。
有人忍不住說“說不準還真是。哪兒的魚不重要。主要是小芳今兒剛看出有孕,你就弄一條魚,小芳懷的一準是小子。”
方劍平忍不住笑了。
又覺得不夠矜持,干咳一聲壓下笑意,“那要不我再試試”
張支書道“他這是新手運氣好。也就今天了。”
抱著魚的小孩頓時忍不住問“大爺,大爺,我也沒釣過魚,我也算新手吧”
張支書不答反問“你家有魚鉤嗎”
“沒有可以做啊。”小孩把魚給他就長開雙臂當成翅膀飛奔“回家做魚鉤去嘍。”
此言一出,圍觀的小孩一哄而散。
有人不禁罵“這群熊孩子。”
張支書搖搖頭“咱們村孩子不錯。知道羨慕不如行動。繼續保持,以后都有出息。”
誰不喜歡聽好聽的話呢。
何況還是夸他們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