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香點頭“我們用的就是自己編的。”
方劍平忍不住說她“那是咱們村有。農場的人誰會再說了,就算會,他們不種地沒有高粱拿什么編就算編這個也得有時間。一個得一兩天。”
一眾老人不禁轉向他,“需要這么久”
小芳“你們拿的都需要這么久,因為他給村里人編的,不好糊弄。工廠做的話頂多半天。”
眾人頓時覺得占大便宜了。
幸好他們閑著沒事不怕熱來一趟,否則哪有這種好事啊。
有個家里人口多,買了兩筐水果的老太太就問,“還有嗎再給我拿兩個,給我兒子一個閨女一個。”
編筐和做掃帚的兩家人都跟過來了,小芳就轉向他們。
做掃帚的老人就說“有是有,但是沒有這些好。這是我挑的最好的。”
那老太太說“你們覺得不好是跟自己比,跟別人比肯定好。要是有點瑕疵,你少要我一分錢不就行了。”
錢是不能少的。
小芳道“快晌午了,我們給你們拿點菜吧。”指著身后的麥秸垛,“用麥秸捆一下。”
有個老太太趕忙說“姑娘,我的兜可被你掏干了。”
“不要你們的錢。”小芳好笑,“這時候的菜便宜,一分錢一斤都不好賣。”指著自家墻外,“那些豆角,你們可以自己摘,一人摘一兩斤。不要豆角也可以摘扁豆或者摘莧菜。但咱們得說好,最多兩斤,一人只能摘一樣。”
“這可是你說的”眾人頓時摩拳擦掌。
小芳點頭。
這些人立即放下東西,讓編掃帚的老頭給他們每人拿兩把,他們摘菜。
方劍平一看有人往東去,趕緊叫一枝花,“你快去看一下,別去老太婆家。”
一枝花離高氏家近,趕緊過去把人帶去她家院里摘黃瓜。
高氏出來罵一句,生意就全毀了。
大概十幾分鐘,一眾人回來,小芳瞧著都沒多摘也沒再讓張老九稱。
這么多東西一輛車肯定拉不完,張支書就讓人駕三輛驢車,連人帶東西一塊送過去。
他們一走,眾人聊開了。
當屬王秋香的聲音最大,大呼小叫,“這些城里人怎么啥東西都缺啊”
小芳“張小草缺什么他們缺什么。”
王秋香想到了,張小草也來村里拿過掃帚。因為她經常私下里給村里的牲口看病,牲口是集體的,所以她沒給過錢。
大伙兒又覺得不值錢,以至于都沒想過小小的掃帚也能賣錢。
王秋香轉向編掃帚的那家人,“今兒賣了不少吧”
張支書一聽話音直覺不對“你也想編了賣”
“我我又不會。”
張支書“那就是以后你找他買”
“那哪行”一聽要錢跟要她的命似的。
小芳“那你問啥羨慕人家賺錢你家的那份高粱頭給人家,人家也沒缺你的掃帚用。再說了,你不會編,留在家里也是燒火。以后還得拿錢去供銷社買。”
此言一出,羨慕他們的人都冷靜下來,可不就是這個理嗎。
王秋香擺手“我就隨口一說。”
小芳心說,你說者無心,別人聽者有意。矛盾就是這么起來的。
“我看你就是想學人家編東西賣錢。”小芳故意不屑地哼一聲,“你家胖丫要是再考上,你家可是倆大學生了。眼皮子還是這么淺,跟他們到城里住早晚惹出禍來。”
王秋香不禁問“我能惹什么禍”
當然是禍從口出。
小芳“城里可不是咱們農村,家家戶戶都沾親帶故。你一句話就有可能讓人家因此恨胖丫或大胖。”
“這么小心眼”王秋香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