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劍平“我有個計劃,不知道可不可行。我先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討論”看向霍書記。
霍書記點頭“說說看。”
“咱們這兒是糧食大縣,卻連個火車站都沒有,那是因為咱們離市火車站不遠,半天能跑個來回。”
這些領導有一半是當地人,很清楚周邊的情況,所以都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方劍平從他的公文包里拿出幾張紙和筆,“我在想,咱們是不是可以把縣里通往市里的路修補一下,不需要太好,下雨天能過車輛就行
“在馬路邊上建一個蔬菜批發市場。聽咱們統一管理的種植戶,都可以把蔬菜拉到批發市場。其他的菜農只能去供銷社門口的那條街上賣。但是在這之前,需要有關部門的同志把縣里各個角落標出來,比如哪兒可以擺攤,哪兒不能擺攤。不能擺攤的地方他們擺攤,有關部門的同志過去”
“不行”霍書記連忙打斷他的話。
方劍平笑道“我還沒說完。當然不能來硬的。否則光天化日之下他們也敢把咱們的辦公樓燒了。用人墻把賣菜的圍起來。或者開一輛執法車過去,有人來買菜,就說我們在執法,讓他們去別的地兒買。
“菜那么便宜,市民絕對不會因為一點菜而招惹執法的同事。我想不需要太久,就不會有人故意跟咱們對著干。”
霍書記想想“不是不讓賣,而是統一規劃,確實沒理由砸咱們的辦公樓。批發市場也可以搞。只是誰來咱們這兒批發啊”
方劍平“市里的菜販子。咱們這兒的菜那么便宜,別說離市區咱們這兒二三十里,就算五六十里,只要路沒問題就有人來。”
霍書記道“我的意思弄好了也沒人知道。總不能挨個找他們吧”
方劍平搖搖頭“不用。我們可以打廣告。”
財政部門的領導趕忙說“沒那么多錢。”
方劍平“你說的那是在電視臺或者報紙上打廣告。咱們可以搞巴掌大,或者我的筆記本這么大的小廣告,然后去周邊市縣的菜市場發。”頓了頓,“這種廣告在首都不稀奇,我岳母出去一圈能拿回來好幾張。這里還沒有吧”
霍書記等人搖頭,沒見過發小廣告的。
方劍平“那這事”看向眾人。
霍書記想一下“通往市里的路每年都需要修補一下,這個錢屬于財政支出沒問題。搞批發市場,你剛剛說十來間房,咱們也搞得起。問題是種植戶憑什么聽咱們的”
“那些希望賣高價的肯定不配合。咱們可以去找那些借錢搞蔬菜大棚的。讓有關部門的同志幫他們算一下成本價,再把這些種植戶統計出來。再比如你種西紅柿,我種黃瓜,你先種我后種,這樣錯開了,每個人的菜都能賣出去,還有得賺,還有政府給他們撐腰,應該會聽咱們的。只是咱們的同志可能會辛苦一些。”
公安局的領導忍不住說“這樣肯定會有人搞破壞。”
方劍平“這就是我最后要說的。趁著查耕地的時候跟村民普法,比如搶劫,情節嚴重的十年以上。非常嚴重的可能是死刑,你們直接說死刑。不然他們一定會心存僥幸。如果還有村民不以為然甚至不信,就給他們舉例,比如張莊的知青燒養蜂場未遂就被關了一年。”
“知青燒養蜂場”那事,很多人都聽說過。包括霍書記。
霍書記忍不住問“這只能唬住法盲。”
方劍平點頭“唬住法盲就行了。農村沒幾個懂法的。”
這點公安局的領導贊同,“是的。他們打架斗毆,我們過去勸阻,他們能理直氣壯地說,不關我們的事,不想挨打就少摻和。”
有關單位的領導忍不住說“咱們縣可不小。不論查耕地還是普法都需要不少人受。還有菜市場也需要管理人員。更別說發廣告。我剛剛算了一下,咱們縣的人都動員起來也不一定夠。”
老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方劍平要想別人相信他,聽他的,支持他,就得提前做功課。
這些天方劍平也沒閑著,得空就找他岳父了解清河的情況。
方劍平道“我還有其他計劃。可能會觸及到你們有些人的利益。”
此言一出,眾人都不由得坐直了。
偌大的會議室一時之間也變得格外安靜。
這事早晚要說,雖然他沒打算現在說,可是既然提到,方劍平索性全說了,“咱們縣有兩個采石場對吧”
方劍平真是土生土長的首都人,大伙兒可以說,他記錯了。
他在這邊呆了十來年,眾人知道瞞不過,就老實點頭。
方劍平“有一個山上的石頭特別,可以做墓碑石獅子有一個山只能挖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