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稀罕,爸爸有可能故意啊。”少年說出來,看到他爸爸轉向他,立馬擠到爺爺奶奶中間坐下。
小芳“張瞳瞳,初二了,再被打屁股丟人嗎”
少年低下頭裝孫子。
方劍平見他怕了,淡淡地瞥他一眼就繼續吃飯。
飯后,跟往常一樣,老兩口出去遛彎兒,順便買點雞魚肉蛋,給張瞳瞳補充營養。小芳帶著兒子去學校。方劍平去上班。
不過今天方劍平只在辦公室待十分鐘就跟霍書記一塊下鄉了前往磚窯廠。
清河縣需要保證耕地面積,那留給他們的工業用地自然沒多少,每一塊都非常珍貴。
縣里又沒多少錢,好不容易搞個歸縣領導的廠,不光方劍平重視,霍書記也十分重視。
起先給磚窯廠選址的時候,霍書記就和方劍平來過一次。那次差點有去無回路況太差險些翻車。
霍書記當時就想打退堂鼓。
方劍平拿出計劃生育宣傳標語“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然而這話不是計生辦想出來的,是小芳隨口扯出來的。霍書記沒聽說過,覺得方劍平糊弄他。
又見方劍平不像是開玩笑,還是決定再信他一次,吩咐隨行人員把路修一下。
用水泥那肯定用不起,所以就用石子。
好在方劍平還沒提出封山,石子廠又是縣里的,沒幾天就把路鋪平了。
道路雖然還是有點顛簸,好在不用擔心翻車。
順順利利抵達磚窯廠,窯廠看起來已似模似樣。
由于縣里十分重視,沒人敢糊弄,又有市里來的技術人員盯著,以至于冬天第一場雪下下來,磚已賣到縣城。
這時候小廣告早就印好了。
方劍平給各鄉鎮領導去個電話,讓他們下去看看蔬菜大棚種植情況。
確定差不多可以采摘,方劍平讓有關部門的同志去市里和周邊縣城發小廣告。但也不是見人就給。縣里人手有限,方劍平就讓他們去學校工廠以及有食堂的機關事業單位和菜市場。
清河縣的機關事業單位也收到了。
別的地方的人可以不給縣政府面子,清河縣的學校、國營單位不敢不給。所以他們平時什么時候去市里批菜,那天也什么時候去菜市場。
本以為菜市場還沒開門,孰料里面燈火通明。
以前種植戶需要走街串巷賣,還不一定能裹住本。如今縣里訂了最低價,最高價隨便他們自己,只要不怕賣不出去,比肉貴都行,以至于好些指望賣菜翻身還賬的人晚上都沒睡著,雞叫三聲就起來摘菜。
小芳提醒過方劍平,要想把市里的菜販子吸引過來,就得比別人好。
用心種植的蔬菜長得差不多,只能在別的方面想辦法,比如市批發市場的菜上面帶著根,方劍平就交代下去,把滿是泥土的根切掉一半。
根切去大半斤兩會變輕,也會增加人工成本,種植戶不想干。
可是他們得把東西拉去縣里搞的批發市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不出小芳所料,不論是來捧場的,還是從市里來的菜販子,瞧著芹菜看起來格外干凈,都忍不住問多少錢一斤。
一聽少了許多根,還比市里便宜一分錢,沒打算進貨的人都要不少。
方劍平也怕賣不出去,就沒敢讓種植戶搞太多。結果就是天剛亮菜就賣光了。
來晚的一些人還不敢相信。
可是地上的泥土菜葉無一不表示這里先前堆滿了菜,以至于那些人很好奇,問他們怎么賣這么快。
種植戶起先也不懂。
有個菜販子隨口說一句,“你們的青菜真干凈,連根都沒有。”
種植戶茅塞頓開。
謝蘭也在批發市場占個攤位,今天也來了。回到村里就忍不住跟大伙兒念叨,“要不是劍平讓我們把菜根去掉,今兒都不見得有人買。”
有村民就問“不是來貴”
“不是”張來貴擔心批發市場搞不起來,昨晚也沒合眼。謝蘭他們這些種植戶走后,張來貴就在家等著,一聽到謝蘭的大嗓門就跑出來,“縣里通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