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芳被凍醒以為獲救了。
看清楚周圍環境她懵了。
墻壁呈土黃色,地面也是土色,房屋很矮很矮,從地面到三角梁頂多兩米三四。房頂上是木板,木板上鋪的東西好像還是麥秸編的席。
這樣的房屋結構張小芳很早很早以前見過。村里無兒無女的五保戶住的就是這種房子。麥秸上會刷一層泥巴,然后在泥上鋪瓦。這便是傳說中的泥瓦房。
自打六七年前國家出錢給五保戶蓋新房,甭說她們村,十里八村也找不到這樣的房子。
她是到了哪個懷舊風主題農家樂啊。
可是也不對。
她坐的明顯是炕啊。她家又不在東北松花江上,也不在黃土高坡,燒什么炕啊。
新農村誰家不是空調天然氣。
張小芳為了確定這點爬到邊上使勁拍拍炕墻,硬的跟石頭一樣。還是沒貼瓷磚的土炕。
周圍沒木柴,可能燒炕的地兒在門外。
思及此,張小芳又打量一番,緊挨著炕頭的是一扇灰色的門。那門還不如她家十年前的廚房門。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
室內陳設更簡單,一張炕,一個小方幾和一個柜子。后兩樣黑不溜秋的看起來像上個世紀的物件。
窗戶好像用紙糊的。窗戶底下還有一堆像被子似的東西。紅紅綠綠鮮艷的花色,現在也就時尚圈能看到了。
張小芳總覺得這地方詭異的很。
從頭捋捋她放假在家閑著沒事就找小說看。看到簡介男主的前妻跟她同名同姓,張小芳覺得有意思長這么大還沒遇到過同名同姓的人。
小時候有人給她算過,命薄名字取太好壓不住。她奶奶就給她娶個命硬的賤名。
像他們零零后都取“子軒、子涵”之類的。她叫張小芳雖然有年代感,可從幼兒園到大學沒遇到過同名的。從來不用擔心老師喊男“張子軒”回答問題,女“張子萱”起立。
張小芳從簡介中就猜到男主這個前妻肯定是惡毒炮灰還是沒忍住點進去。
書中男主方劍平是下鄉的知青,年輕水嫩,盤亮條順,肩寬腰細,饞的村支書的閨女敲暈扛回家。
男主抵死不從,村支書一家威脅他啥時候跟自家閨女有了娃啥時候放他回城。
三年抱倆,村支書一家又用孩子威脅他。怕他跑了,恢復高考也不許他參加。最后逼的男主的父母帶著公安來要人。
前妻的故事到此并沒有完。
方劍平回城后,前妻不甘心就去城里找他。
鄉下女人沒進過城。更別說去千里之外的首都。不懂規矩,火車中間停的時候她好奇跑出來,結果被別的火車撞的血肉模糊凄慘而死。
男主方劍平脫離前妻一家猶如蛟龍得水,考上大學步入仕途,一路飆升官運亨通。
小說中還提到男主方劍平更喜歡工科。因為前妻一家這么欺負人,男主才決定投身宦海打虎拍蠅。尤其是村支書這種欺負困難群眾的蒼蠅。
張小芳看得正起勁,聽到一陣腳步聲越來越近。
父母上班去了。爺爺奶奶年齡大了很少上樓。能把樓梯蹦的噔噔響的除了她那對龍鳳胎弟弟妹妹沒別人。
這兩只小神獸要是看到她玩手機可有得鬧了。
張小芳趕緊套上衣服騎上小電驢假裝有事外出。
農村到處水泥路,雖然她家離最近的集鎮有五六里,可騎上小電驢不過幾分鐘的事。
弟弟妹妹小小年紀沒打疫苗,張小芳怕在外面弄來病毒傳染他倆,到鎮上也沒敢往超市里鉆。在街角弄點吃的,買兩份烤紅薯和糖葫蘆就打道回府。
將將出了鬧市區,她就聽到小孩哭的撕心裂肺。
張小芳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奇。看到有小孩掉進冰窟窿里,旁邊還有幾個小孩試圖把那孩子拉上來,結果反被往里拽。她一著急就扔下小電爐跳進去。
她最后的記憶好像是把那個小孩托上去了,水里的黑白無常卻把她往底下拽所以她是死了嗎
如果真死了,爸媽應該不會很傷心。
她爸媽常說她性子直一點就炸,還愛管閑事,不是把自己作死,就是進工讀學校。所以國家一開放二胎,她就多了一對弟弟妹妹。
爸媽的原話是,等他們老了,弟弟妹妹也長大了,她再犯事也有人給她往里面送被褥,有人給她收尸。
以防萬一,在她高考填志愿的時候不顧她的意愿填了公安大學。這樣以后沖動死了也是烈士。
她是個即將畢業的警察,為了救人英勇犧牲應該能被評為烈士。
她爸媽應該很欣慰。
即使難過,有那倆小神獸鬧騰也難過不了幾天。
這一刻張小芳無比感謝國家的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