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曹魁的媳婦兒和媸嫣年輕時很像,所以多啟誤會成她媳婦兒內功散盡快死了。曹魁也不好說這就是他“娘”,因為媳婦兒已經死了,多啟要是問他媳婦兒去哪兒了,反而不好圓謊。
最后媸嫣還是死了,曹魁將媸嫣下葬,留下了“媳婦兒”的骨灰,進開封考武狀元。
在孔月的配合下,他輕而易舉地中了武狀元。
而裴炎書,是孔月和曹魁商量之后留下的。畢竟是考試作弊,日后會有什么變數沒人知道,留個替罪羊,難保哪天出事,可以用他來脫身。
中了武狀元的曹魁平步青云,越爬越高,都是為了更好地尋找鹽棺公主的遺物,追求至高無上的詭術,為的是復活媸嫣,也為沖破生死禁忌,追求永生不死。
他在家中弄了地窖,將媸嫣骸骨挖出,構造驅魔陣法,一切都是根據各種渠道得來的“秘術”布置,可視為另一種走火入魔。
曹魁獲得的遺物越多,孔月學到的功夫也就越多,他參考了他師父當年一些失敗的經驗,更小心地練功,逐漸走上了跟陶明一樣的路,練出來的功夫也越來越像。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不久前。
當時曹魁整理媸嫣一些舊物,偶然在一跟頭釵里,尋找到了媸嫣藏匿的一個紙卷,紙卷上有張地圖,標注的是開封的一所宅院。
這宅子的主人是一位女子,也就是后來那位尸體被一分為二的神秘新娘“馮氏”。
曹魁調查了一下,馮氏的背景相當不簡單,她祖上是李昪親近的一位隨侍,因為身份特殊,馮氏相當低調,平日深居簡出,賣些胭脂水粉,但繼承了不小的家業,所以衣食無憂。
曹魁利用買胭脂給亡妻的方法接近那位女子,并且大獻殷勤,甚至要娶她為妻,為的,其實就是她那套宅子。
將馮氏接回家之后,曹魁令人將宅子挖了個底朝天,結果真的就挖到了那口擺在太尉府院中的“槨”。
曹魁讀不懂槨上的字符,就把孔月找了過去。
孔月其實也讀不懂,但他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孔月騙曹魁說,這上面記述了換魂之術的秘密,只要找到茅山派的靈師蘇九姑,再找個年輕的女人,就能實現換魂,復活妖妃媸嫣
就這么著,有了曹魁地窖里的那一出。
孔月假扮成管家協助曹魁,他自然也知道蘇婆婆并不是蘇九姑,但他根本沒告訴曹魁,因為他想要曹魁的命。
當時骸骨裹住馮氏攻擊曹魁,曹魁逃出地窖正碰上潛入的陶明,結果被陶明殺死。
而那血腥的現場,其實是孔月偽造的,為的是讓開封府的人發現地窖,懷疑無瞳鬼殺人,以及留下一位“目擊”骸骨復活的證人,來聯系當年的尸獸案。
可憐那位無辜的馮氏,最終身首異處,她剩下的那部分尸體和媸嫣的骸骨一起,被孔月扔在了亂葬崗。留下的另一部分尸體,被孔月放在了棺材里,藏在西郊魚心山。只是誰也沒料到那么巧,摘月養的烏龜藏在孔月用來填棺材的沙子里。孔月當時也是用內力將沙子一股腦兒倒進了棺材,月黑風高的時間又緊,他也沒細看
孔月野心勃勃,想要趁此時機,鏟除陶明和摘月,一統茅山派。同時清理掉曹魁這個瘋子,獨占秘術永絕后患。他詳細地謀劃了本次事件,利用陶明對“上古武學”的渴望,先利用天雨軒引陶明入套。陶明和梁靖本來只想偷秘籍,結果誤殺了太尉,怕事情敗露,就想嫁禍給天雨軒和裴炎書。孔月就在暗中將線索給開封府,潛入太師府偷墨條、寫著趙禎名字的鎖心棺、丟給展昭的黑無常,這些都引導開封府調查鹽棺公主和尸王的案子,順便殺掉他師父摘月。
一個是失心瘋想要通過茅山秘術給妖妃媸嫣招魂的太尉曹魁、一個是癡迷上古武學想要一飛沖天的陶明、另一個則是野心勃勃,想要清除障礙一統茅山派的孔月。
三方人物各為所需,不擇手段,使得本案異常的復雜。兇手們彼此利用的同時也彼此暴露。
陶明也好、孔月也罷,多行不義必自斃,與其說人算不如天算,不如說,妖王是真的會算。
一個“農夫與石碑”的小故事,就理順了這錯綜復雜的三條線。
包大人頗為感慨,妖王說的一點都不錯本應該驅魔降妖的人,卻被鬼迷了心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