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啊,難怪。”莊慧月果然又知道,無愧汪茜起的“八卦機器”的外號。
莊慧月說蔡妹妹是國青隊成績排名前三的選手,但淘汰剩下八人時,隊里說只要兩人,這些妹妹們頓時急了。
說是前段時間有人投其所好給譚綺美送了禮物,然后被提點了測試的項目,當下就從中上游考核成為第一。
于是剩下的運動員們人心浮動,都想知道最終測試的項目是什么,所以才會有這種事發生。
“先不說測試是看整體的平均數據”司空夏有點費解“綺美師姐怎么會知道最終測試的項目”
“其實無非就是那幾樣,我們也能猜的出來啊,主要是心態問題。”莊慧月壓低聲音道“這還沒什么,但我發現綺美師姐把禮物都收了。”
“你怎么知道”司空夏覺得對方還做的挺隱秘的,沒有直接送去宿舍而是悄悄放在更衣室的柜子里,并不引人注意。
“上周有個同省的問我綺美師姐喜歡什么,聊了聊才發現她們都送了。”
聽起來好像不太合規矩,但又讓人說不出點什么,只覺風氣有點不好。
司空夏隨口說道“還不如問我呢。”她練得多,回頭看各項測試,都知道陸教練測重的點在哪里。
而且她們送的東西還是名牌,起碼要大幾百,多浪費錢。
“你就算了吧,大姐,有人能逮到你有空嗎”
“哈哈使勁逮還是能逮的著。”
兩人一邊看直播一邊有的沒的說悄悄話。
后續第二組譚綺美終于出場。
她最近減重還不錯,但從畫面上看,她的身形還是要比別人要厚重一點,體態稍顯笨重。
在賽場耗費體能比平時要多的地方,她的減速非常致命,高遠度不行,e非常吃虧。旋轉也帶不起來,步法從頭到尾都是慢悠悠的,定級上不去,更別說她還沒有難度。
短節目的暫列排名打出來后,無論是在現場還是看直播的冰迷,才從那無言以對的發懵中回過神。
不是,這劇本好像有點不對啊
一開始冰迷是期待的,畢竟譚綺美青少年時期的爆發力還不錯,成績也算閃亮,不然也不會讓國家隊如獲至寶的引進。
如紀錄片展現的那樣,她既然都那么刻苦的訓練了,說不定已經把高遠度持續性低迷的狀態給改善。
冰迷們都覺得成年組有救啊,起碼不是在顧瑜退賽后各大賽不見華國選手參賽,這種獨苗苗的日子過得實在是太苦了。
但壞就壞在被拉高了多少期待就有多少的失望。
紀錄片拍的非常好看,全方位展示她為了回到賽場做了多少努力,從飲食到訓練,都讓人感覺到了辛苦和不容易。
但正因為這樣,賽場上真實的展現自己原有實力時,就有多大的落差。
就這
短節目排二十六名是什么水平
倒數第九的水平,沒高級三三,2a跳空,隨便來個青年組都能吊打她吧
你們期待啥呀,顧瑜都能一直壓著她,她這水準不是正常嗎
她天天在微博說訓練辛苦,現在連第三組都進不了,無語
看的我憋屈死了,獨自一路回老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