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鐘響起時,司空夏還有點懵。
落地玻璃窗印著外面連綿起伏的山脈,上一秒沒注意以為是大雪蓋頂,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山間霧氣彌漫,給人造成了錯覺。
這會她的腦子才轉動起來。
哦對,她們昨晚下車后就住進了冰雪小鎮未開業的酒店里,這周邊的景色還是挺漂亮的,不過舟車勞頓太累人,讓人沒有探索欲,沾床就睡了。
冰雪小鎮果然是規劃在山腳下,從酒店窗戶往外一看,都是規劃整齊的平房,平緩的瀝青路四通八達,綠植林立,估計是建來給游客們獨棟居住的小別墅。
而距離這里更遠一點偏一些的,就是三角屋頂的普通民宅,這會屋頂上炊煙裊裊直沖蔚藍天空呢。
“這幾座山還離得挺近的。”司空夏換上運動服自言自語道。
這么說著,她忽然想起訓練計劃表上奇怪的日程,忽然有了不詳的預感。
徒步兩小時返程
“沒錯,我們會居住在山上,上冰訓練才會下山。”陸云蔚從容的說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露出咂舌的表情。
難怪訓練表排的有點奇怪,敢情早上的徒步當成了熱身,然后到冰雪小鎮的花滑館訓練兩小時,然后再徒步回去。
不愧是教練,真會玩。
聽起來有點折磨人的訓練方式,實際上,在高海拔居住,再在低海拔訓練的有效性已經得到驗證。
而且這里的高海拔并沒有要去到3000的高度,而是在16002400左右即可,然后再快速抵達低海拔地區訓練。
這種訓練方式,不僅很快能適應,而且極少會觸發到達3000海拔而激發的高原反應,會讓運動員始終處于一個平衡狀態。
一段時間訓練過后,運動員的耐力、爆發力都會得到顯著提升,也能改善心肺系統功能等等。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訓練的紅利只有長期居住在高原地區才能得到,一旦離開,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漸漸消失,恢復到原有水平。
固然如此,這種訓練方式對運動員有非常好的幫助,不然各項運動也不會有高原訓練這一項了。
陸云蔚簡單說明了一下這次集訓的目的,然后對于整個群體的管理也有了明確的規定。
總的來說,這次集訓是由花樣滑冰總教練邵志國牽頭完成,不過他本人不會來,所以總的帶領由四位單項組長輪流來負責,大概一人負責十一天左右。
恰好第一個周期由陸云蔚來負責。
其中分出的一些細則,比如花滑館只有一個,選手只能分批前往,那依然還是各項教練自己負責。
也就是說,總負責輪流來,而細致化的變動由各項組長決定。
“下午三點我們就要坐大巴進山,雖說高反不觸及到3000就不會有太大反應,但若有不舒服也要及時和教練匯報,都清楚了嗎”
“清楚了”
司空夏對這次集訓很期待,不知道自身會產生怎么樣的變化。
如果能帶動她的阿克塞爾三周跳練出難度進入,再苦再累都值了。
說話間,眾位運動員前去收拾行李,大巴沿著瀝青路一路上山,極個別敏感的小運動員已經有點輕微頭疼的癥狀,不過還能堅持。
行駛不到半個小時后,目的地到了,前面竟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座牌,上書云川省林莊鎮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
氣派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