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滑冰單人項目的比賽與頒獎儀式結束后,第二天六號,各市隊運動員便開始紛紛動身返回訓練基地。
同樣,國家隊的成員除開雙人滑、冰舞選手還要留下來繼續參加自由滑、自由舞賽事之外,其他成員也要及早回去燕都市加深訓練。
冬運會這場國內最大賽事落下帷幕后,緊接著,與國家隊息息相關的國際賽事還剩下四場。
冬青奧會、四大洲、世錦賽世青賽、世團賽。
別的不說,近在眼前的冬青奧會大名單還沒公布。
女單這邊,符合參賽條件的選手照例要補月頭隊測、體測,把考核的成績作為名額參考。
隔壁三項就不知道了,他們的隊測一般是突擊考核的形式,不知道這次是否會正兒八經的組織隊測。
而因傷被免掉隊測的司空夏首要任務便是去燕都市運動醫院進行診療。
當然,診療結果沒有任何僥幸,傷處情況和那邊醫生說的別無一二。
只是這邊對運動員的情況、治療有充分經驗,也了解他們的訴求,對接下來的訓練、比賽都有明確的建議。
之前住院就跟著司空夏的主治王醫生,讓她寫下每日陸地、上冰訓練量,還要標注最近一個月內的賽事。
王醫生看著高強度的訓練日程,再看最近的大賽日期下周的13號飛去因斯布魯克,15號非公式合樂、16號正式比賽,頓時露出了“我覺得你在為難我”的表情。
“這個”王醫生沉吟了一下才說道“你這種情況制動一兩天是緩和不了病情,況且下周就是大賽,就這六、七天沒法開展治療。”
“如果要堅持比賽有方法嗎”湯醫生問道“或許能不加重病情那種。”
“這個我沒法保證,但如果堅持說要去比賽的話,那只能把藥物劑量稍微加大一些”王醫生一邊說明一邊在紙上寫寫改改,最終確定好了診療方案“這是兩周的藥量,回頭比完了再來找我復診,后續治療還要調整。另外,訓練我會建議選用這種辦法”
天氣預報果然沒騙人,暴雨伴隨著氣溫驟降,強寒潮持續發揮作用中整座城市仿佛都在下暴雨,水積的老高,都快把基地的草坪給淹了。
司空夏看著濕漉漉的玻璃幕墻,刀刃一轉繼續蹬冰練習跳躍,嚴格進行她這周訓練計劃。
根據王醫生的醫囑建議,還有教練組的商議,接下來一周到大賽前,司空夏的訓練日程被換成了“訓一休一”的日程表。
新的訓練日程采用了類似冷熱浴水法,訓練日會減輕負擔,休息日則是輕訓練,一緊一松交替,努力讓身體負擔不要往里積深。
“訓一”也有陸地、上冰訓練,但總體訓練時間不能超過四個小時。
連訓練時間都規定為下午,因為這是身體較為松弛打開不易受傷的時候。
另外,這天訓練無論是有狀態還是沒狀態,練的有沒有效率,都不能回頭,更不能加訓,練完了就要走,目的只是用來熟悉與加深跳躍的身體記憶。
這就逼的司空夏每一次都拼命全神貫注努力減少差錯,一場下來,就光當跳躍機器了,連思考的時間都大大減少。
“休一”不是純粹躺著不動休息的意思,只是減少對腳踝的壓迫,整個活動時間不能超過四小時。
那天的陸地訓練重心會轉移到上肢,比如跪在機器墊子上訓練腿部的器械,還有對大腿、腰部等核心力量的訓練。
上冰訓練則是為了保持冰感,維持滑曲合樂的契合度。
合樂只允許適當壓步滑行,不做步法的跟隨音樂做上肢動作,只要不壓迫到傷處,可以適當練習一周跳或者是旋轉姿態。
至于被剩下的大量時間,則被勒令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