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曾經想過培養我,但我有更喜歡做的事情,我初中就決定好自己要做什么了。”
初中。
傅醒心想,就算姜曜說小學就明確個人未來目標,他好像也不會驚訝了。
“他們就沒有再干涉你了嗎”
“沒有,他們都很支持我的。”
“你生活在一個很開明的家庭里。”傅醒意有所指。
姜曜渾然未覺,輕輕點頭。
是的,從很小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多么幸福的家庭里。
“那真的恭喜你,你比我幸運得多。”傅醒繼續說道,“實不相瞞,大學志愿填法學,其實是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在此之前我都聽從父母的安排,完全按他們希望我做的那樣成長著。”
姜曜又看了傅醒一眼。
“我的父母是很死板的那類老師,他們的教育理念還停留在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課堂知識的學習上。所以從小他們就給我布置很多的作業,讓我好好寫字,多讀書,考試考第一次,不準玩游戲。零花錢也是剛好給夠吃早飯的費用,以免我養成鋪張浪費的習慣。”
“在我第一次陽奉陰違拿到法學系通知書后,他們對我的管束越發嚴格,要我拿滿績點,還要我明白賺錢的艱辛與成人的不易。”
“等到我考研再一次違背他們的意愿,他們甚至做出了要和我斷絕關系的姿態。”
“研一上半個學期,我一次都沒有打通過他們的電話,甚至家里的鎖也換過了。”
“我房間里的東西被打包寄到學校里,他們單方面消除了我的身份和存在的位置。”
傅醒說的都是真的,他性格中的死板其實承自于原生家庭,固執也是。
姜曜簡直驚呆了,原來不給錢要他自己賺生活的“鍛煉”名義下,還摻雜著對他不聽話的“懲罰”。
姜曜從未想過,天底下會有爸爸媽媽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她心中莫名滋生出了一種感同身受的情緒“他們不要你了嗎”
傅醒看著姜曜,此刻女孩的眼底有藏不住的驚惶與緊張,好像被掃地出門的主人公不是傅醒,而是她姜曜。
她甚至屏住了呼吸。
傅醒知道姜曜在想什么,也知道她在怕什么,嗓音低了幾分,聽起來更加溫和了。
“沒有。”傅醒給了姜曜一個否定的答案,“他們縱然不是開明的父母,卻依然是我最親近的人。研一上學期期末,我食物中毒住院,輔導員聯系了他們,他們在第一時間趕來了,一直在醫院守著我,直到我完全康復,還把新的鑰匙也給了我。”
聽到這里,姜曜如釋重負。
“太好了,那你的爸爸媽媽還是很愛你的,之前那樣做只是生你的氣。”
傅醒點頭,“對,他們只是生我的氣,就算是他們這種掌控欲極強的父親和母親,在我沒有按照他們的期待成長后,他們也只是生我的氣,最終還是因為愛我,選擇原諒我。”
他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姜曜的眼睛里,深深地看著她。
“所以你又怎么知道你那么開明的爸爸媽媽,會因為你現在的樣子生你的氣,還不原諒你呢”
一句句談心鋪墊,終于挑起了這個最敏感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