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的大堂,林平已經見到了兩個熟人。
竹內健二,木寺昌人早已等候多時。
只是兩伙人并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當看到林平歸來,兩伙人同時起身向著林平走來時。
大家才赫然發現,自己的競爭對手居然也出現在這里。
此時的氣氛很是微妙
不過兩伙人沒有任何人退讓,這兩伙人都帶著公司的指令。
只不過突發的事件,讓他們不得不小心應對。甚至暗暗猜測對方這伙人給出的條件是什么
而自己從公司帶來的條件是否已經過時
很快這兩伙人中有兩個人脫離了隊伍,這兩個人馬上打電話回公司匯報情況。
是否調整談判的策略,給出全新的條件,這要等公司管理層的決定。
一筆價值三千五百萬美金的生意,卻牽動著幾家大公司。
此時的幾家大公司,每一家都是幾十億美金的市值。
雖說無法跟后世那些互聯網巨頭相比,動不動上千億美金上萬億美金的市值。
可是在這個年代幾十億美金的市值公司已經算是龐然大物。
三千五百萬美金的生意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但是他卻卡著芯片部門的未來。
而芯片部門又影響著公司的其他業務。
作為公司的領導層,他們希望芯片部門能夠自負盈虧。
不需要公司的其他部門幫忙輸出血液,便能很好的存活下去。
如果芯片部門,不能夠健康的活下去。
對于公司而言就會變成一個沉重的負擔。
董事會無法交代,財報也會變得非常難看。甚至會直接影響公司的股價。
然而芯片部門對于科技公司來說又極為重要,如果放棄自己生產,而轉向購買競爭對手的芯片。那么將來一旦出任何問題,或者說競爭對手提高售價或者拖延交貨,那么對于公司的其他部門都是滅頂之災。
以東芝為例,他們想要在個人計算機市場有所成就。
如果所有的芯片都靠購買的話,一旦競爭對手推遲供貨哪怕一個月。
恐怕自己所生產的個人計算機推向市場時,已經發現對手的計算機已經占領了各個角落。
在霓虹國的企業文化之中,任何一個大財團都恨不得橫跨所有領域。哪怕小到一個螺絲釘都要自己生產。
一來降低最終成品的成本,二來把所有的生產線,上下游掌握在自己手中則會非常安全。
作為一個自然災害經常發生的島國,每個人的骨子里都流淌著危機意識。
也就是這種危機意識,讓每一家公司都恨不得在自己所涉及的領域內控制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