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人采用全新的架構來自行研發,另一幫人,在原有的街機上進行升級改造。
畢竟現在拿出手的紅白機,就是在雅達利2600的基礎上升級而來的產品
顯然這種方案更加的成熟穩重一些,也更能快速的見到成果。
雖然有侵犯別人知識產權的隱憂,畢竟是在別人產品上升級換代,有的時候會在不經意間便使用了別人的專利。
對于兩所學校的高層來說,他們樂于見到這種方式。
一來,能快速見到產品,減緩研發的時間跟資金的浪費。
二來,這種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截留資金,把剩余的資金交給學校其他科研項目。
只不過為了保險期間,大家還是選擇支持自主研發。
自主研發能夠鍛煉研發隊伍,而且林平更樂意見到這種方式。
然而這一次的研發,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于國內不能量產的芯片。
雖然林平拿回了幾枚摩托羅拉68000芯片,但是林平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林平希望國內能夠仿造這枚芯片,最好仿造之前進行優化。
林平花了這么多錢,希望大家能夠獨立自主的設計芯片。
國內可以沒有技術實力進行生產,但是必須要有實力進行設計。
就像后世的華為芯片部門,他們沒有能力自行生產,可是卻有能力設計出一款又一款性能不錯的芯片。
芯片設計與芯片制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科。
就像建造飛機一樣,別說是普通的民航機,就是航天飛機國內也能設計。
可是航天飛機的材料卻拿不出來,沒有這些高尖端的材料,什么都免談。
當國外的戰斗機發動機啟動時,甚至可以在他停機后的數秒內用手觸摸它的尾噴管。
而如果用科技含量不高的材料,當尾噴管噴射火焰的時候,整個發動機的尾部都會燒得通紅。
這種材料根本不過關,不但會產生大量的紅外信號引導敵人的紅外導彈命中自己,還因為材料本身的原因根本用不了幾次,便會老化需要退換。
林平清清楚楚的記得,八十年代的大飛機下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材料不過關。
當時的大飛機,飛行幾次之后,飛機上的主要部件就會出現裂痕。
這些裂痕并非是人肉眼可以看到,而是用超聲波探傷時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裂痕。當這些重要部件出現裂痕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空中解體。
就像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這種強度的鋼材每天承受飛機的起飛與降落,可不是隨便弄兩塊鋼板焊上去就能完事兒。
當一個國家不能掌握這些原材料的時候,從國際市場上有買不到的時候,他就只能選擇等待,等待自己有實力造出這些原材料的時候,那么任何軍艦就會像下餃子一樣,只要老子有錢想造多少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