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晚秋最終沒有留下,而是在房間里與林平短暫的相處了幾分鐘后,便跟著奶奶坐車回到了胡同。
趙晚秋離去之后,林平再一次緊閉門窗,拉好窗簾。
打開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只是這一次戴上耳機。
電腦上倒是有兩部關于考古發現的紀錄片,林平爭取多記一些內容。
雖然這些內容林平早已看過七八遍之多。
畢竟,當年瘋狂的喜歡風景攝影以及星空攝影的時候,這里面的內容可是陪伴了林平一個又一個孤獨的日子。
然而就在林平復習之前的內容時,一份內參文件,正在領導們的桌面上靜靜的放著。
甚至有的領導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已經拖著疲憊的身體,在翻閱著這本內參。
這樣的內參,能閱讀到的人物層級非常之高。
甚至能夠決定,民營經濟的到來。
當年就是這份小小的內參,在八三年末的時候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雖然現在并非是八三年末,可能很多事情還沒有成熟,達不到全面開放注冊公司的條件。
可是,對于很多閱讀到這份內參的領導來說,他們每個人都驚訝于自己所看到的內容。
這份內參里詳細記錄了陳春先作為一名科學家如何投身于創業。
里面清晰的記錄了,陳春先在美國硅谷所看到的震撼。
“硅谷的大學非常密集,那里有數不清的人才。而這與我們清北兩家名校為代表的中關村極為相似。
硅谷正在引領著全球的半導體產業,甚至在計算機尖端領域,也影響著全球的發展。這一切有政策的主導,但更多的是商業介入后,所帶來的無限生命力。
大學里不缺少富有激情的年輕人,他們有想法有知識有干勁,這些年輕人唯一缺少的便是社會的閱歷以及創業所需的資金。
年輕人就是未來的希望,在硅谷有數不清的投資公司正在揮舞的鈔票招納人才。
我們國內可能暫時無法出現這樣的盛況,但是大學與商業公司完全絕緣,這嚴重違背自然法則。
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引導資金進入校園,讓這些資金激活一個又一個茍延殘喘的項目。讓這些項目發光發熱,不但能為國家帶來一個又一個專利,同時也能激活市場,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而且一旦項目轉化為成功的商業運營,那么所帶來的就業崗位也能造福許許多多的家庭。
現在,沒有資金不說。體制內還有各種限制各種枷鎖,即便大家甘心吃苦耐勞,奈何種種限制與枷鎖,讓富有理想的人一個個眼神暗淡。
國家終會有一天要重新站上世界的舞臺,如果國內都是死水一樣的國有企業,辦事效率低下,資金周轉緩慢,嚴重依賴上級領導的訂單。知識產權落后,沒有掌握核心科技。這樣的國有企業怎么能夠與那些在市場經濟中廝殺了幾十年的企業相競爭
就像家養的一只寵物狗,如何面對狼群時全身而退
是時候培養一批又一批的野狼,讓這些企業富有血性,讓他們去跟世界強大的企業競爭。而要做到這一點,國家必須開放民營企業的注冊與經營。”陳春先作為內參的一個主角,被完完整整的記錄了下來。
看到陳春先的報道之后,個別領導極為重視,甚至拿來了一支筆在這份內參上寫了些什么。
寫完之后,領導繼續翻閱之后的內容。
對于陳春先這名核物理專家,很多領導稍微陌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