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兩三年之后沒準能達到一百億。
如果是另外一個人,大家可能覺得這是白日做夢。
可是對于林平這個年輕人,如果幾個月之前大家說他可能拿得出十億美金誰會相信呢
事實大于雄辯,在年輕人手中就掌握著這么多資金。天下還有比這種事情更離奇的事情嗎
一個年輕人,居然手中的美金比國家的外匯存底還要多。
根據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過完年這兩個月來,國家的外匯也只不過五個多億而已。
根據測算,今年全年的外匯應該不會超過三十億。
而這畢竟是數學上的測算,具體的數字還要等年底才能知道。
可是不管怎么樣,一個個人手中掌握著這么大一筆錢,的確是讓人非常吃驚的事情
“你的擔憂不無道理,或許你在國外建公司方方面面更隨心所欲一些。可是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國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你有結果的。
而在國內卻不同意,過程可能不如你的意。但是你花的每一分錢都能看到良好的結果。咱們國家在財政上的確有些緊張,我們的研發經費更是捉襟見肘。如果你們公司愿意在國內資助航空航天的話,我們愿意考慮為你們公司發射衛星。甚至可以把送你父母上太空提上日程。”宋紹武說這話的時候想到了一個專業性名詞。
進入太空,多高的空中算太空呢
就算是普通的民航飛機,在萬米高空突然俯沖之下,也會讓飛機艙內變成無重力狀態。
雖然只是短短的持續一小段時間,可這種狀態幾乎與太空上一模一樣。
就算發射衛星把人送上太空,在太空上繞兩圈便進行落地。
這技術其實并不難,難就難在沒有經費投入研發。
國外人都登上了月球,足以證明送人上太空,不是什么難以克服的問題。
外國人能造的,炎黃子孫一樣可以造。
只要有充分的資金,送兩個人上太空,頂多就是十年之內的事情。
只要不涉及出艙太空行走,這事兒還真就沒有太大的難度。
更何況,只要不讓林平父母第一個進入太空即可。
等宇航員們相繼返回幾次之后,等著技術成熟之后,在履行與林平的承諾也為時不晚。
在國際上,已經有國家提出發展太空旅游項目。
送一位游客到地球軌道轉兩圈然后落地,這樣的花費居然在3000多萬美元左右。
而一次運送三個人的話這可是妥妥的過億。
很多國家已經開展相應的業務,聽說北邊那邊已經準備好了一切,隨時可以送人到太空上轉兩圈。
既然外國可以,那國內自然也可以。
利用合理的項目籌集資金,然后進行后續的科技研發,這本就是一條可持續且健康的道路。
國外的發射巨頭,甚至都垂涎這樣的項目已久,國內如果迎頭趕上的話。
或許可以分一杯羹,畢竟有能力又有想法去太空的人,確切的說有能力又有想法又有錢的人這個世界并不多。
外國的發射巨頭,沖上去一批,國內想要爭取的客戶就會少上一批。
此時的宋老,像是一個壞老頭,想要騙取小朋友手中的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