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國產的個人電腦品牌就這樣正式誕生,只不過項目有了可是名字還沒有。
林平在這一刻腦子里跳過很多知名的電腦品牌,甚至連美帝良心想都閃現了一下。只不過林平也僅僅是閃現了一下而已,林平非常明白,一旦自己的個人電腦品牌創立的話。
并且給所有的高校各捐贈1000臺電腦,這樣的話從高校作為擴展點迅速向全社會展開,這樣一來國內曾經輝煌過的各種品牌都將不會存在。
對于林平來說,又或者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電腦的硬件設備并不是多么復雜的事情。
就拿網絡大爆炸年代來講,很多人的個人電腦及配置還停留在2015年左右。甚至一些公司里的辦公電腦,其配置還停留在2010年左右。
并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能買得起當下最流行的cu,以及當下最流行的顯卡。
對于他們來講,2015年左右的電腦配置足夠滿足他們日常的生活與工作。
甚至如果只是看看電影,上上網,發發郵件,編輯一些文字的話。2010年左右的電腦配置足夠滿足所有的工作。
而在2021年,國內的硬件從研發到生產,完全可以設計并生產出2015年左右的電腦配置。
可是為什么在整個市場之上,即便有生產廠家生產出這些硬件,頂多也就是被一些事業單位所采購。普通消費者幾乎很不情愿去觸碰這些設備。
這里面最關鍵的就是軟件的大環境,俗稱軟件生態。
如果要使用完全國產的東西,首先要拋棄的就是早已經熟悉的操作系統。
拋棄熟悉的操作系統之后,還要舍棄平日里那些喜歡的游戲。因為這些游戲是不可能量身定制為國產操作系統進行移植。
即便國內的操作系統上可以完成日常的辦公,甚至看電影,上網聊天都沒有任何障礙。可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愿意轉向這個陣容。因為在成熟的生態環境中,大家過得太滋潤了,滋潤到根本不想跳脫出舒適圈。
即便一部小小的手機,從安卓到鴻蒙的轉變,幾乎從功能上看不出有什么差別。可是對于一部分消費者來說,他們也不想換,甚至爆發出了惡意。
然而這部分消費者,其中很大部分的一群人,他們手上同時擁有安卓跟蘋果的兩個系統。也就是說很多人都有蘋果跟安卓兩部手機。
同時用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統,都沒有覺得生活有絲毫的不變。可是一旦讓他們使用國內的系統,不知道為什么惡意的那么明顯。
好在林平現在所處的這個年代幾乎都是空白,即便國外有了各種各樣的操作系統,可是對林平來說他們依舊是弱小的,弱小到可以直接忽視。
只要自己不犯錯,扎扎實實的走好每一步,提前把dos產品免費的推向全世界。借著免費的東風去收割消費者,這種事情作為擁有互聯網思維的林平來說,燒錢白送的事兒熟悉,那可太熟悉了。
前期大把大把的燒錢免費送,甚至各種補貼,而等到確認市場壟斷地位之后。有的是時間跟空間去慢慢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