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說完話之后,房間里沉默了有一分多鐘。
最終,校長還是拿起了電話打給了清大的校長。
看到校長的這個舉動,林平得意的笑了。
雖然自己還沒有拿到這條鐵路的使用權,可是等到拿到使用權之后再研發磁懸浮技術就為時已晚。
時間永遠向前,不會因為任何事情任何人而停留。
林平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加快速度,不浪費這個年代一分一秒。
兩個校長的通話時間很短,當天晚上三個人便起草了一份協議。
這份協議,是兩所名校與林平的太行控股,一同成立一家新公司。
而這家新公司,將承擔起研發磁懸浮技術的一切投資。
最終,所有的知識產權,也將被這家公司所繼承。
林平的太行控股,占有公司的百分之八十股份,兩家名校合力控股百分之二十。
而其他學校參與的師生,只獲得金錢報酬,并不獲得項目的知識產權。
這家新公司被命名為,中車集團
林平當年炒股的時候,可沒少在這家伙身上賠錢。
現如今,提前用用他的名字,也算是彌補當年自己的虧損。
第二天,這家公司被火速的注冊了下來。
對于已經擁有航空航天公司的林平來說,林平再注冊一家造火車的公司,那些負責辦理文件的公務員們,似乎也見怪不怪了。
畢竟在這個男人身上,什么樣的傳奇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更何況建造火車而已,難度怎么都比造火箭要低得多。
公司注冊完畢之后,林平火速給公司賬目上打入了兩億人民幣作為起步資金,并且要求在兩個月內,必須在清北兩家名校之間建立一條小型的磁懸浮跑道,而且還要有試驗用的運行模型。
并且,在半年之內,至少要造出一輛可以乘坐兩個人的磁懸浮客車。
速度不限,至少能前進五百米。
林平在網絡大爆炸的年代,也研究過磁懸浮,雖然只是看了一些紀錄片,但是在不講究速度的前提下,只乘坐兩個人應該不是過于困難的研發目標。
哪怕這五百米走上一個小時,只要能完成就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