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突然發現自己好奇怪
難道是自己沒有那種特別細膩的情感,做不到如此改變巨大的付出
洗漱完畢之后,安然來到桌邊一起跟沐言菲吃飯。
此時家里的學生已經出了門,正在向著學校進發。
當這群學生路過村口的時候,看到密密麻麻的帳篷,也是感覺特別的新奇
畢竟這樣的事情可不多見,確切的說以前從來沒見過。
畢竟村子在深山之中,平時來個客人都是相當的少見。
更不要說村子一下來了八百多人,這著實讓人有些難以置信。
不過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自己小小的村子里也降落了直升飛機。
尤其是林平的幾個舅舅,現在恨不得立馬飛到學校,馬上跟班級里的小伙伴炫耀一番。
唯一可惜的是,沒辦法拍照記錄那一瞬間。
同學們相不相信還是個未知數。
隨著天色越來越明亮,帳篷區干活的人們,也開始起床準備做早飯。
早上的飯不用刻意的去做,因為昨天晚上還有很多剩飯沒有吃完。
吃剩飯并非是個好習慣,可是對于農村來說,這就是每天習以為常的事情。
再加上昨天晚上,很多人吃的特別多,直到早上醒來還不覺得餓。
然而當八百個人一起起床的時候,大家發現有件事突然變得很麻煩。
那就是上廁所變得異常的困難
村子里家家戶戶都有廁所,可是整個村子也不過三十戶人家。突然間有八百個人早上上廁所,平均分配到每一家每一戶,也有二十六個人。
如果只是小便也就罷了。
“咱們這么多人吃喝拉撒,這村子里冬天施肥不愁沒地方找了。”有人開玩笑的說的。
對于農村來說,尤其是在這個八零年代,化肥還不是主要的施肥材料時。
牲畜的肥料,以及人類的糞便,就是莊稼地里最好的東西。
在很多偏遠的農村,冬天的時候很多老人,都會背著一個糞簍,拿著一個糞叉。
到處撿拾一些動物們留下的糞便。
歸根結底還是買不起化肥,而且地里也沒那么多其他肥料可用。
對于農民來說,土地的產量決定著收入高低。
如果所有的土地都有足夠的肥力,那么來年只要風調雨順,一定會有一個相當不錯的產量。
有句俗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聽上去感覺很粗俗,甚至想多了會覺得惡心。
可是對于一個農業為主的家庭來說,他們只是單純的希望來年有一個好的收成,而且無論收集什么樣的肥料,都是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
不偷不搶不騙,沒有人有權利可以指責他們。
而現在,對于村子里的老人來說,突然多了八百號人。
自然是非常的開心,畢竟這代表著有足夠多的肥料。
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如果有人跑到家里借用廁所。
主人家一定會覺得厭煩,惡心,感覺到骯臟。
可是在這個時候,很多人不但沒有這樣的感覺,反而覺得很開心。
物質的貧乏,讓社會的相處模式變得單純。
而就是因為這樣的單純,對于生活在網絡大爆炸年代的人們來說,恐怕很難有人能夠想象得到,一泡屎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