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刻,李彩霞想到了之前副校長跟老師交代給他的任務。
李彩霞紅著臉偷偷的看了林平一眼,好在現在是漆黑一片,林平也不會注意到自己現在是多么的難堪。
李彩霞很排斥別人給自己的命令,但是這幾天相處下來,卻覺得林平真的是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好人。
尤其是林平對這些干活的鄉親們,那真的是好的沒話說。
從小便從山西來到了這里,對這里的生活環境物資狀況非常了解。
即便有的人家蓋好了房子,要選擇封頂的時候會邀請全村的人過來幫忙。
這個時候,雖然菜里面有肉,可是小的可憐。
那一塊肉,似乎僅僅是表明主人家給準備了肉。
這塊肉更多的時候是一個象征意義,并不是為了讓大家好好的吃一頓肉。
不是主人家多么的吝嗇,而是在這個年代,很多人家剛剛吃飽飯而已。
人勉強能吃飽,哪里有多余的糧食去喂豬呢
八十年代,一個豬長到一百多斤,已經是大肥豬的標準
要是能漲到兩百多斤,十里八村都會傳承新聞。
還是到了網絡大爆炸的年代,農村里的一只豬如果沒有漲到三百斤以上,大家覺得這只豬又干又瘦。
無非是在網絡大爆炸的年代,人們有了充足的糧食去喂豬。
有了更多的食物來源,這些被飼養的豬只會越來越胖。
翻看七十年代跟八十年代的老照片,幾乎家家戶戶的照片之中,根本沒有什么胖子,全都是標準身材一下。
似乎每個人都顯得清瘦一些,如果翻看七十年代以前的老照片,雖然不會感覺人們營養不良,但明顯感覺大家有些過于偏瘦
歸根結底,還是食物來源比較匱乏。
沒有那么多可吃的東西,怎么可能會長胖呢
而到了網絡大爆炸的年代,遍地胖子,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體重超標。
只能說這些人生活在一個物質富裕的年代。
有更多的食物可以吃,會讓這個年代的人們感覺到羨慕罷了。
正是因為李彩霞,了解大家對于生活物質上的狀況。
才對林平這幾天安排的飯菜,感覺到特別的感恩
這次前來干活的人,有很多就是李彩霞之前村子里的村民。
大家看到李彩霞的時候還會打個招呼
甚至當聽說李彩霞就住在村長家,并且跟林平每天朝夕相處的時候,人們還會感覺到開心。
開心是因為這孩子終于脫離了苦海,雖然只有極少數人,會聯想到兩個人會不會走在一起,不過更多的人還是從現實的角度,覺得李彩霞配不上林平
尤其是林平身邊還有一個港城的大小姐
對于李彩霞來說,林平本可以選擇村民們之前的標準。
畢竟林平也沒有白讓大家干活,每天承諾給十塊錢。
兩天的工錢都趕上很多干部的月工資了,至少二十塊錢的工資比很多沒有編制的老師都多。
即便付出了如此高工資的情況下,還給大家如此豐盛的食物。
李彩霞覺得,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會準備的如此周到。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發現,再加上李彩霞是被林平救出來的。
此時的李彩霞,內心之中也升起了一絲愛慕之情。只是,當看到沐言菲跟安然的時候,這種心思因為自卑又收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