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后面,好大一塊石頭我們要不要站在那石頭上面拍個照”林平突然間指著二人身后不遠處的一塊巨石。
“好在這次出來,我帶了兩個膠卷。足夠我們兩個人拍照了,你要不要單獨拍一張我來給你拍,你現在爬上去”安然指揮著林平爬上巨石。
兩個人的拍照你來我往,還沒有來到山頂的時候,一個膠卷三十六張照片就已經用完。
期間安然很熟練地更換膠卷,只不過這一次兩個人再次拍照時,都稍微控制了一下表現。
萬一還沒有登頂,三十六張底片就已經用完。
畢竟就帶了兩個膠卷出門,而登山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在登頂時刻留下紀念。
消耗掉一個膠卷之后,兩個人登山的步伐明顯加快。
而來到山頂時,尤其是來到山頂的寺廟時。
安然沒想到這里居然還有人。
本以為這里早已經荒廢,甚至房子可能年久失修也變成坍塌的模樣。
讓安然沒想到的是,雖然看不到香火鼎盛的模樣,但是從那焚燒過的痕跡來觀察,似乎這里經常有人來祭拜。
山頂的寺廟只有一個和尚,而且還上了年紀。
“早知道的話,就幫他帶一些東西上來”安然可是清楚這一路的攀爬是多么的消耗體力。
平日里這和尚,也不知道吃什么用什么。
更加不知道,這山頂之處喝水會不會也有困難。
倘若要下到山下去挑水,這可是非常考驗人的耐力。
如果買上一百斤的米面,再買一些油鹽醬醋茶。
頂多費點力氣,從山下搬到山頂。
而這些物資足夠一個人使用一個月之久。
也就是說一個月時間只有一天會特別疲憊。
可是喝水卻不一樣,每天都要大量的消耗。
然而,當安然發現這寺廟的周圍居然還有菜地的時候,更加的驚訝。
安然并沒有發現這山頂上有水井,也沒有發現有水泵送水上山的管道。
這要是在山頂種菜的話,單單是澆水這一項工作,恐怕就不是眼前這老和尚能吃得消的。
老和尚看到有人前來,自然是很熱情的招待。
甚至給二人各倒了一碗茶水。
安然很好奇的詢問“老爺爺,你這山上的水都是從哪兒來的我見您這身邊還種著菜地,這么大一片地澆地時”
安然問到一半,然后等著老和尚回話。
老和尚笑了笑,指著另一邊的山間小路,笑呵呵的說道“從這下去半山腰,有一股泉水。每天早上起床之后,我都會下去挑一擔水上來。
而這些菜地,也用不了多少水。夏天的時候雨水充足不用澆灌。也就春天的時候需要挑些水
好在從這里下去沒有多遠,這條路我也修了十幾年,也變得非常好走。”
老和尚邊說,邊給二人指著身后的那條小路。
聽到有另外的路跟泉水,安然立馬好奇地跑上前去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