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十幾張桌椅到位,而且各村的村長也開始通知各村的勞動力準備領工資。
“咱們發多少錢呢”終歸還是要問一下數字,畢竟沒有準確的數字,這工資可怎么發呢
看著已經開始排隊的鄉親們,甚至有的人還端著碗邊吃邊排隊。
林平插上音箱拿起話筒。
“每個人發兩百塊錢,之后我房子用工的時候就不發工資了”林平拿著話筒站在了一張桌子上,居高臨下的看著全場。
“嘩”全場瞬間沸騰了起來。
“怎么回事兒不是說一天十塊錢不給了嗎不是說要砍工資了嗎”大家趕緊左右交流著。
“沒錯啊的確是一天十塊不給了呀現在給兩百塊錢平均每一天四五十塊錢呢”有人立馬算清楚了平均每天能拿到多少錢。
“我勒個老天爺呀怎么這么多錢一天掙四五十塊,這比工廠里工人一個月工資都高。
這姓林的是個敗家子兒吧”有人因為太過于激動,一時之間有些口不擇言。
“閉嘴,說什么呢你”有人趕忙狠狠的瞪了同村的伙伴一樣。
“人家給你發工資還不樂意了一邊領著人家的錢,一邊還罵人家敗家子你讓別的村聽到了,萬一告你黑狀,小心你一分錢都拿不到
到時候咱們村子出來干活的這些人,每個人都拿著兩百塊錢回家,只有你一個空著手回去。
你看你老婆不撕爛你的嘴。
別說是你老婆,就是你爹娘也要去打斷你的腿。”同村之人的警告,兇狠而又直接
“我就是,我就是那么一說。”意識到自己說錯話后,趕忙想打個圓場。
“吃你的飯吧吃飯都堵不住你的嘴。”這句話可是把同村里的人嚇得不輕。
畢竟,吃著人家的飯,拿著人家的高工資,還要罵人家敗家子。
這種事情可大可小。
這要是放在舊社會,一旦傳到地主家耳中。
這時候說話的人,鐵定是一分錢都領不到了。
而且很可能連累同村的人,大家也拿不到多少錢。
甚至按照之前說好的那樣,頂多也就是每天十塊錢。
如此下來之后,大家收入差距高達一百五六十塊。
一百五六十塊錢,這可是一個工廠職工,三四個月的工資。
再夸張一點的話,是那些還沒有轉正的工人半年多的工資。
這么大一筆錢,就因為一句話說沒就沒了。
而且對于同村其他人來說,他們可沒有說人家壞話。
如果真的被連累,拿的很少,或者說干脆一分錢拿不到。
這立馬就成了死仇,這人在村子里恐怕再也混不下去。
以后有什么事大家都不會幫他,這樣的人家下場會非常悲慘。
畢竟在這個年代,如果一個人被整個村子孤立,那么就代表著他徹底被社會拋棄。
畢竟,作為這個時代的農村人。
大城市還沒有開始瘋狂的吸收農民工。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根本無路可去。
只能在村子里受盡所有人的白眼跟排擠。
人們總說,農村里的人比較善良淳樸。
那是因為農村人明白一個道理,如果跟鄰居之間鬧得很僵。
這不是一兩天的情緒發泄,而是一輩子,甚至是世世代代的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