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里話外說了一大堆,這意思無非是想讓老三家把錢拿出來。
老四家媳婦兒看看在場的這三個人,卻是只顧觀戰不發一語。
這事要是成了,買回來的自行車。
自己必然是受益人之一。
可這事要是不成,今天誰攛掇著買自行車,誰就得罪了老二家的媳婦。
畢竟,這是人家劉二黑掙回來的錢。
要怎么花這筆錢,老二家才是有最終發言權。
老四家媳婦明哲保身,不想參與這樣的混戰。
然而有些人想要如此,可是卻沒辦法做到。
這就是當家作主的婆婆,此時此刻大家說的都有道理。
作為婆婆,要維護自己的權威。
如果多數贊同少數反對,那這錢是不是就意味著該花
可是此時此刻,萬一自己開口向老二家媳婦索要這兩百塊錢,用來采購自行車的話。
如果對方拒絕,自己這婆婆的臉可實在是沒地兒放。
不過,既然自己這個婆婆開了口,相信老二家媳婦兒會識大體。
可是,這可是兩百塊錢。
老二家當真會如此心甘情愿的拿出來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老三跟老大家是想花別人家的錢不腰疼。
甚至還隱隱約約,想要狐假虎威,以自己婆婆的名義給老二家施壓。
雖然明面上沒有講出來,但是一口一個未來能省很多錢。
這不就是說給自己聽的嗎
放著省錢的路子不走,非要把這二百塊錢存起來。
自然會惹的其他三家不高興。
到底是得罪老二家,還是惹的另外三家不高興
當婆婆的感覺這事很麻煩。
尤其是這件事本來可以很簡單的去處理。
當初村長找來的時候,老三家第一個找理由不想去看這活兒。
現在人家老二把錢掙了回來,老三家現在又開始眼紅。
里里外外就屬他們家事兒多。
好吃懶做,偷奸耍滑,現在還來一個挑撥事端。
猶豫了幾個瞬間之后,當婆婆的最終開口“想買自行車也行,打聽打聽這車子什么價等到時候”
然而婆婆的話還沒有說完,老三家媳婦兒已經急不可耐的打斷道“我早就問清楚了,帶票的車兩百四十塊錢。不帶票的車,再貴上三十塊錢。
現在老二家里有兩百塊錢,剩下的七十塊錢,咱們想辦法湊一湊。
這事兒也不能讓老二家全出,畢竟這車子以后咱們都要用,各家都出一點。”
當婆婆的萬萬沒想到,老三家連自行車的價格都知道的這么清楚。
老二家這次出去干活,誰都不知道能掙回來錢。
這顯然是,很早之前就已經謀劃著要買自行車了。
“想買車的也行,爹媽就不用出錢了。咱們四家每一家都平分,不就是兩百七十塊錢嗎一家出七十塊錢,就是兩百八十塊錢。
多出來的那十塊錢,可以割十斤肉回來吃。”老二媳婦看著自己再不說話,這兩百塊錢就別人安排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