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任何人家,尤其是農民,即便是為了自己吃菜也不會拋棄土地。
更何況,如果從反季節蔬菜上掙到的錢,不比進入工廠打工差多少的話。
反而會激勵這些人,更加積極的勞動在自己的土地上。
很快,施工正式開始。
機械的轟鳴聲,預示著服裝產業園正式開啟自己的歷史使命。
沐言菲看著這一切很是激動。
畢竟自己一個人將操持兩億美金。
一旦企業規模做大做強,這可就不是僅僅價值兩億美金那么簡單。
“我在港城的時候,跟趙晚秋吃過了兩次飯。
我已經買下了他們雜志明年的主要廣告位,并且我打算過完年之后,在港城舉辦一次服裝設計大賽。
除了挖掘一些新的設計師之外,還想為我們的品牌在設計界謀求一個定位。
對于經濟發達地區的消費者們來說,他們買衣服已經脫離了保暖跟遮蓋的需求。
他們需要更好的設計,更漂亮的造型跟顏色。
甚至對布料也是格外的挑剔。
只有更好的設計,才有可能賣出更多的產品。
廣告,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但同時,也是最燒錢的舉措之一。
我詢問了一下亞洲所有的電視臺,如果在這些電視臺做一個月的廣告推廣,廣告費真的是高的驚人。
兩億美金,我恨不得規劃到,一分錢一分錢的去花。”沐言菲并沒有提出讓林平追加預算。
對于一家服裝企業來說,剛起步就有兩億美金的投入。
這簡直奢侈的流油的地步。
一般的小型服裝企業,剛剛起步的時候也只是家庭作坊而已。
甚至很多服裝企業的前身,都只是大品牌的代工廠罷了。
畢竟對于服裝加工廠來說,把控質量對他們來說非常容易做到。
可是想要把產品賣出去,還賣一個非常不錯的價格,這比登天還難。
很多奢侈品牌的包包,不論是他們的做工用料,還是五金配件。
很多時候都比不過那些小作坊
甚至山寨的包包,其品相跟質量,還要超越那些奢侈品。
然而大家一模一樣的用料,一模一樣的做工藝術。
可是價格卻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上千倍。
而因為人力成本的上升,很多奢侈品牌包包一線的工人,全都是一些剛剛工作兩三年的新人。
所謂的幾十年的老師傅匠心獨到手工制作,僅僅是一句廣告語罷了。
然而即便是這些新人制作的奢侈品包包,依舊能夠賣到幾萬甚至十幾萬。
很多人不理解,一模一樣的用料,一模一樣的工藝,一模一樣的五金配件。
憑什么價格差的如此之遠
對于很多奢侈品牌來說,他們賣的并非是產品,而是一個品牌o。
只要人們還認可這個o,他們永遠不缺乏消費者。
而那些加工廠,只要做不出能讓消費者掏錢的o。
這輩子永遠只是一家代工廠而已
擺在沐言菲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