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后面。
宋修見落后一步,看她買了那么多東西,除了牙膏牙刷,其他全是自己用的。
他也就罷了,反正之前住在宿舍,瓷盆毛巾都有,但三個孩子以后就得跟他們一起生活,玉華也是一樣沒買,難道她說的養孩子全是哄人的
還有家里的被子床單,就連窗簾都沒有。
宋修見不好說家里現在家徒四壁,但看媳婦啥也不買,就買了自己的東西,心里著急,還在想怎么開口。
越走越偏,越走人越少,姜玉華走在前面,還四處看看,好像在找什么人。
宋修見表情立刻嚴肅起來,不知道她究竟想干什么,“去哪”
回過頭,食指搭上紅唇,姜玉華輕聲說,“噓,別說話,我在找人。”
這是在跟上線接頭,還帶著自己
要是玉華再回頭,就能發現丈夫的臉色有多難看了。
但她絲毫沒有察覺,依然往前走著,宋修見捏緊了拳頭,也謹慎的看著周圍,打算待會有人出現,就立馬制服。
一打二勝算不大,但他在島上每天日夜訓練,身手不是一個間諜能對付的了的。
宋修見一邊走一邊在心里想,玉華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地方,待會不管她跟誰接頭,那人肯定不單純,他一舉制服,送公安局去。
七拐八拐,從這個巷子拐進那個胡同,一路找一路警惕著,誰知道再一個拐彎,眼前的景象讓宋修見直接懵了,姜玉華卻掩著唇,笑瞇瞇的看著丈夫。
“二哥,你知道這是哪嗎”
宋修見當然不認識,但他觀察過地形,這是火車站對面的一條小路,還靠著河。
此時這條小路上站著不少人,都是臉上蒙著布,腳下放著籃子,看見有生人過來,全都拎起了籃子準備跑路。
很明顯,這些都是二道販子,專門扒火車干投機倒把的人,他們基本上是住在火車上,到一個地方就低價買當地便宜的東西,然后再倒賣出去,火車坐到哪,生意就做到哪,最怕的人就是穿制服的,一旦被抓,東西沒了不說,說不定還得抓去。
“大哥別走,我們不是治安隊的,我們也是來換東西。”玉華輕聲,跟離得最近的一個倒爺就說。
那倒爺上下打量他們,看宋修見穿著一身軍裝,滿臉不相信。
宋修見對砸人飯碗的事情不感興趣,但他心里存著滿肚子的疑問。
看向姜玉華,“你是怎么知道這里有倒爺的”
她從沒來過浙東,究竟是怎么找過來的。
一聽這話,姜玉華心里暗暗驚訝丈夫的警惕,但她對此有話說呢,“二哥你不知道,咱們鄉里也有,這地方不難找,供銷社附近的巷子找一找就能看見,就省城也有,這里啥都有的賣。”
其實這就是糊弄人,這事兒是姜玉華上輩子在邊疆的時候,碰見的一個大姐告訴她的。
她賭宋修見常年當兵,不了解外面的情況。
玉華賭對了,這個說法宋修見勉強接受,但眉毛緊緊的皺著,“有東西去供銷社買,別在這買。”
雖然深愛丈夫,但這事兒姜玉華不能聽他的,拉開宋修見的手,反問一句,“二哥,房子剛分下來什么都沒有,我要買布,買瓷盆,買生活用品,鍋碗瓢盆一概都要買,還有孩子的衣服,也要扯布做,這些東西去供銷社買,可是要很多票的,咱們有嗎”
原本應該是有的,但這些東西,在跟姜玉華結婚之前,宋修見都給了他姐姐,畢竟三個孩子都是姐姐在帶。
看宋修見不說話,姜玉華又問,“還有菜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總不能把自己煮鍋里給你們吃。”
旁邊的倒爺都在偷聽,一聽姜玉華隨口就是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都暗暗的在心里咂舌頭。
乖乖,來了對有文化的主兒啊。
再看,穿制服的軍人還是一臉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