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在家教孩子不行嗎,還省點錢呢。”胡娣來又自顧自的說。
她本來是想著,還能有兩個軍嫂附和自己的。
誰知道氣氛當場就冷了下來,一群人全都轉過來,眼也不眨的瞅著她,好像她說了什么蠢話。
可不就是蠢話,自己在家教能教啥娃聽不聽而且,天天洗衣服做飯,有時間教嗎
收斂了笑容,姜玉華語氣淡淡的,“咋就沒錢供狗蛋上學了,學費不會貴,而且郭營長工資也不低,供兩個娃不是問題。”
事實上,在整個家屬區,跟胡娣來一個想法的人還不少呢。
這時候軍嫂們就分成兩派了,一派因為工作忙,或者忙不過來家務,哪怕省點口糧錢,也堅持要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讀書。
另一派呢,就是胡娣來這樣的想法,覺得讀書這東西,可有可無,不上學還給家里省錢了呢,而且學校請的老師居然是姜玉華,年紀輕輕,她能給娃教些啥
這些軍嫂里還出了個奇葩楊彩麗,她知道姜玉華要當老師,差點沒氣的把杯子摔了,既覺得玉華教不了什么東西,但是,又堅持要把孩子送去上學。
反倒是島上的漁民們給娃報名是最積極的,他們平時要出海打魚,娃就放在家里到處亂跑,一不留神就容易出事。
這時候領導說要重新辦學校,天哪,謝天謝地,有個地方能拴住他們,而且漁民們吃夠了沒文化的苦,更加迫切的希望自家孩子能通過讀書,出人頭地
這不,學校剛打掃完,部隊想辦法弄來了桌子和椅子,這就準備開學了。
因為開學的第一個學期,上學的孩子不多,一共一百多個,分了兩個班。
也是為了看效果,所以只招收了兩個老師,要是等第一學期效果不錯,孩子多了,才會考慮繼續擴招老師。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早上給三個孩子做了一碗玉米磣子,配上咸菜,吸溜吸溜的吃飽了肚子,孩子們就抱著個本子上學去了。
姜玉華作為老師,當然也要去上開學第一課。
建安和平安兄弟倆,一早就被等在門口的狗蛋國慶給喊走了,說是要去看學校長啥樣。
姜玉華牽著安安追在后面慢悠悠的走著。
學校是部隊剛來的時候建造的,反正島上地方大,學校也建的大。
一堵大圍墻圍住了學校,前后三排屋子,每排三間屋子,這是教室,前面還有一排的大樹,教室的旁邊是塊空地,也繞著種了很多書,全當操場了。
這就是孩子們的校園,雖然很簡陋,也沒有后世那么多的高科技教具,但貴在干凈整潔,而且到處都是樹,郁郁蔥蔥的,讓人進來就覺得心情倍棒。
走到最左邊教室的時候,姜玉華腳步一頓,聽見墻邊居然有人在說話。
“根生,媽還要去上班,這是炒蠶豆,上學的時候肚子餓就吃兩個,不許給別人吃。”說話的是楊彩麗,正在叮囑兒子呢,她果然沒送小丫來上學。
魯根生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吃了,嘴里嘎嘣嘎嘣的嚼著蠶豆,還在點頭,“知道了媽,你趕緊走吧。”
楊彩麗還是不走,又說,“那你還記不記得媽在家跟你說過啥”
“好好上學,回家以后把老師講的啥告訴你,把老師在干啥也告訴你。”魯根生立刻就背了出來。
“嗯,乖兒子,去上課吧。”楊彩麗終于滿意了,起身拍了拍灰,哼著歌就走了。
姜玉華聽完了全過程,差點沒笑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