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1979年。
7月4日,島上已經熱得不行了,家里一早裝上了吊扇,這會兒吱呀吱呀的吹著。
以前這個時候島上還會有海風,吹上幾天,家家戶戶院子里全都是沙土。
但現在木麻黃林子已經長成了氣候,島上這會兒除了有點熱,生活可愜意著呢。
現在改革開放,浙東也給規劃進了經濟先行區,到處都在發展。
姜玉華趁著前幾年手上攢下了點錢,在島外面買了幾間商鋪,買的時候還便宜,好幾間都給出租了,家里的經濟算不上大富大貴,但肯定是寬裕了。
往常七月份島上放暑假,姜玉華會帶著全家去外面玩一圈,但今年不行,今年家里迎來了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
“媽,別做了,我就考三天,又不是三個月。”建安提著一個大包,從屋子里走出來,朝著廚房笑著說。
“是我做,又不是媽做的,哥,你咋只看得見媽”平安站在鍋前面,手邊是一鍋熱騰騰的雞湯,還在咕嘟咕嘟的沸騰,這會兒在忙活著烙餅,小蔥切碎圈進面團里,鍋里放上熱油,烙熟了以后掰開了放進雞湯里,又濃又香,特別方便好吃。
平安上輩子開了飯店,這輩子在做飯這事兒上也很感興趣,光是看著姜玉華做飯,就已經學了個八九不離十,現在但凡大家都在家,都是平安掌勺。
平安說完話,站在他旁邊的小鵝就嘎一聲,跟個應聲蟲似的。
小鵝,不,現在是大鵝了。
被平安喂的膘肥體壯,在這個島上簡直就是村霸,這小家伙還賊聰明,知道什么是熟人,什么是生人,要是家里來個陌生的臉,它會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轉來轉去。
上次家里有人來做客,帶來的小熊孩子在家里到處亂翻東西,還闖進了姜玉華的臥室翻抽屜。
就差一點點,就要翻出避孕套,姜玉華當時在陪人說話,差點沒給嚇一跳。
好在小鵝跟在后面,看他亂翻東西,上去對著屁股就是一口,嚇得那小孩子走的時候抓著他爸嗷嗷大哭,說以后再也不來了,這家有吃人的妖怪。
四弟大鵝在島上是一霸,能制得住它的只有五弟,姜玉華最小的兒子。
前面幾個孩子有多聽話,牧之就有多調皮,簡直要上房揭瓦了,這會兒被安安押著寫作業,寫完作業就要跟隔壁陳秀的二胎一起出去玩。
別看這家只有四個孩子,但熱鬧的就跟外面的迪廳似的,動次打次。
建安找了個地方把包放好,也進了廚房,“你在炒菜,沒那么熱,媽可是要燒火的,夏天燒火不熱嗎”
平安撇嘴,心說我以前燒火的時候,也沒見你心疼過弟弟。
姜玉華拿出杯子,到了三杯水,自己喝了一口,走到廚房和正屋的過道邊吹涼風,瞇著眼睛,有一搭沒一搭的跟倆兒子聊天,“好啦,先別吵,你們倆把我都快吵暈了,建安,出島之后有沒有車來接你們,聯系好了嗎”
今年家里之所以沒有出門,就是因為建安要出島高考了,七月的七三天,去年才剛剛開放高考,今年的報考人數已經有快五百萬的考生了,跟幾十年以后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差不了多少。
建安這一趟也不只是要跟高三的學生競爭,還有很多下鄉返程的知青,還沒回來的知青,孩子壓力特別大。
因為出島麻煩,島上要高考的學生要提前幾天去學校周圍找房子,學習,高考,生活,全都壓在建安身上。
“要不還是我出去陪你一起算了,你一個人忙不過來。”姜玉華皺著眉說。
建安往灶膛里塞了一根木柴,“忙得過來,你忙了一個學期,好不容易休息兩天,讓我自己去吧。”
“車已經聯系好了,咱們島上七八個學生,統一包車,島上也給我們安排了房子。”
到了下午,宋修見也從部隊上趕回來,全家老小一起送建安去碼頭。
其他的孩子,比如隔壁的狗蛋,高大寶,還有葛根生這些都是大包小包,父母那叫一個不放心。
只有喬安娜沒人送,自己拎著一個小包袱,第一個登上了船。
但她看起來也不在乎,上船的時候一臉解脫的笑。
姜玉華給這姑娘當了六年的老師,跟班走的,其實特別了解她,喬安娜寄人籬下,親戚照顧她也是看在錢的份上,屬于該做的基本都做了,但從小到大屬于自己的自由和關愛,那是半點都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