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薛永卻是以為摩尼教立刻就要造反的,如此也是不允。但話說的有條有理,甚是出彩。話音落下,不少頭領紛紛稱是。倒是提醒了陸謙一個‘事實’,這山寨的不少頭領聽了他話之后,不少人都誤以為方臘近期便要造反了。而陸謙細細回憶了適才他與鄧元覺的交談,后者真真沒有說是何時要起兵反宋的,卻又隱隱的似似在說不久便將反。只因為陸謙‘知道’方臘在幾年后最終會反,潛意識里忽略了這一點。因為到那個時候,梁山與方臘還真是能南北呼應的好盟友。
而這個中間還隔有幾年的時間,卻是被陸謙給‘吃’了。這么一來,就現在的梁山,以梁山如今的實力,與‘很快’便要造反的方臘,的確有點不映襯,要呼應方臘,則都顯得困難。
所以在魯智深、林沖看來,是方臘要那梁山當擋箭牌,當個吸引趙宋注意力的靶子,如此自然是不認可。薛永也是這樣認為,但說話更好聽一些。
聚義廳內一干頭領里大多不同意,那說明他們還有點自知之明,曉得現如今梁山的實力太弱。二十個山寨頭領,除了閉嘴當木偶的李逵叫嚷著殺奔東京,其他人還是有點腦子的。
陸謙腦子翻轉,便有了決定。這結盟就先作罷,再等上幾年,當梁山實力坐大后再與之結盟也不差。現在現今即便是結盟了,也沒個卵用。
而且他已經想到了下次再談時候,要如何對鄧元覺說了。照那鄧元覺的話思量,他似乎也能認可摩尼教很快就要起兵了……
只這一條,足夠叫鄧元覺啞口無言。
果然,次日午后陸謙與鄧元覺再談此事的時候,當他問及摩尼教是否今日就將起兵時候,鄧元覺張口結舌再說不出話來。
至此,結盟之事便不需提及了。
但兩家也算接下情誼,扯上了瓜葛。比如鄧元覺就拜托陸謙今年之內,送良馬百匹南下,訂金不日就當奉上,保管梁山不吃虧欠。陸謙也請摩尼教在江南替他收錄一批船匠船工,還有造船的木材等,同樣不會叫摩尼教吃虧。這在鄧元覺看來自然是小事兒,而百匹良馬在陸謙看來也不是太大的難事兒。兩邊盡數答應,甚是爽快。
是以,陸謙接下來便也同意了讓鄧元覺留在山上,等待來日與官軍開戰,叫他長長見識。他不怕方臘警醒了。摩尼教的組織方式是秘密結社,且江南之地人口密集,方臘便是曉得了軍伍陣法,他也找不出合適的地方來大規模的操練,更不要說操練人馬的教頭了。
原著上的梁山,官方人物甚多;而方臘一伙,卻全都出身草莽江湖,算是徹徹底底的草根。
梁山上有林沖這樣的禁軍教頭,專業人士;有魯智深這種同西夏軍廝殺過的悍將;還有陸謙不遺余力提供的魚肉吃食,錢糧不缺,梁山軍這才能在一個冬季里超練出模樣來。方臘有什么?
摩尼教的總體量現今絕對遠超梁山,但比人均,那就是后世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梁山的這一切,方臘即便看得到,知道好,他也學不來。
鄧元覺則還派出一隨從向南,盡快把消息回報方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