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兩宋時候的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士紳等等,科舉是維系家族富貴、權勢、榮耀的最重手段。但凡能進士登科及第,那于一個家族來就意味著后繼有人。
而今年的科舉,三月里榜取特奏名盡是一千又五十七人,其中四等以上者五百一十人。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一榜取了一千人。話說那秦檜就是這一年被取中的,且名次很高。
在宋神宗時,趙宋朝定第一、二等為賜進士及第,三等為賜進士出身,四等為賜同進士出身,五等為賜同學究出身。那第三甲就可試銜知縣【不是七品。在唐宋,七品官挺大了】,第四甲試銜薄尉,第五甲判司薄尉。這老趙家這般大方,可以想象北宋為何會冗官了。
大名府不少家族在今年時候摻和進生辰綱來,顯然是事出有因。那李四在大名府早聽了滿耳朵的科舉之事,是人就知道原因何在。
此等不義之財,取了自然無礙!
十萬貫金銀珠寶,可不是個小數目。夠山寨三五月耗用了。而且誰又敢保證那真就是十萬貫?放做陸謙是那家主,為了叫后人里有的出身,多少錢也舍得去。就像后世的“學區房”,這不都一個道理么。
更重要的是,這錢財來的容易啊。
那梁世杰使人打著幌子要暗走生辰綱,實際上卻悄悄派心腹以馬車運出了大名府,而后走水路前往東京。李四早吩咐人盯緊了四門,拿到了確切消息,報到陸謙的手中。這簡直就是天賜橫財,不取來他都虧得慌。當下就叫阮小七帶著他選出的水軍弟兄,前去河北。
這個時候陸謙又拿到了楊林著人再次遞回的消息,那玉幡竿已經尋到,還多賺了個火眼狻猊鄧飛。這鄧飛江湖上傳言他多吃人肉,實則盡是假的。楊林在信中解釋了這等事兒,卻是知道陸謙的‘秉性和脾氣’。鄧飛如果真吃下那人肉,陸謙絕不容他。
此外就是寫到了石秀,直言此人武藝卻是不凡,江湖傳名也不差,倒是個好漢。卻是想要做個引薦,賺石秀上山。
陸謙看了嘴角直咧咧,但也樂意看到石秀上山。雖然這石秀在他看來也估摸不明的主兒,然原著上也沒甚劣跡,除了他和那楊雄,殺得那潘巧云好不凄慘。那動刀的也是楊雄!
按照道理,這石秀一身武藝,寧愿打柴為生,為不去干劫道掠貨的無本買賣,這人是有著一定底線的。但只怪施蟄存的《石秀》寫的太叫他記憶深刻。而他合伙楊雄殺那潘巧云那一段,也著實叫前世的陸謙看著不舒服。是,潘巧云該殺,21世紀都還有情殺呢。自己偷情還挑撥離間,以現下時代背景,如此毒婦的確該殺。但再恨,一刀砍死就是,那一刀從心窩里直割到小肚子上,取出心肝五臟,掛在松樹上,著實叫當初看書的張乾懵逼,以至于魂穿陸謙了,想想也心里那啥。但是想那武松殺潘金蓮,盧俊義殺賈氏,割腹剜心似乎是水滸標配。
不過看楊林在信中于那石秀的描述,這人的身世來歷也歷歷在目。倒比他腦子里的老印象,打柴為生形象多了。看楊林說他做了兩年生意,將他叔父剩下的本錢盡數賠光,還開罪了不少人。
陸謙笑說石秀綽號,拼命三郎么,脾氣自然不好,能做的好生意才怪。所以說,性格真能決定命運。而他叔父既然去北地販賣牛羊,本錢必然不小,不可能因為他叔父一死,就本錢全光蛋了,淪落到打柴為生……
問題就在于這拼命三郎愿不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