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奉上官之命,特來請見大王。”那人姿態放得很低。
“江陵城鬧劇連連,叫我等心氣大傷,城內兵無斗志,將無戰心,人人皆心灰意冷,愿舉城而降者甚重。只因姚將軍堅決不降,且其在軍中威望深隆,故而不敢明言,恐遭不測……”
陸謙眼睛瞇了瞇,臉上笑的無比開懷,“爾等欲意何為?”
那人將目光投向陸謙,“小人不敢妄言,只請大王來日發兵加緊攻城,只要城內吃緊,則愿意歸附者,必眾也。”
理兒倒是這個理兒。陸謙一口應下。
“事情若真是如此,爾等也是將功補過。孤王既有言有先,那就會言而有信,莫非你輩還信不過孤王?”陸謙現下的名聲可是很好地,哪怕那‘仁’字已經蓋過了‘義’字。
“孤王向來說話算話。說既往不咎,那就是既往不咎。但若是這內里有甚個名堂,那可就別怪孤王不留情面了。”
他一直表現得很和氣,因為眼前這人頭頂的氣柱騙不了人,這確實是傾向于他的。可在這個時候亦不能全是和聲和氣。
這話一出口,來人慌忙說道:“小人們誠心歸附,絕無二心!”
“好!既然如此,孤王也不留你,你立即回城去,告訴將士們。我陸謙說話算數,只要你們真心歸附,我絕不為難。”陸大王正色言道。就看的來者頭頂上的氣柱變得更紅了一分。
來者有些激動,抱拳說道:“大王仁義,世人皆知,小人們仰慕已久。還請大王拭目以待。”
如此說定,袁朗親自將人送出營壘。
陸謙當即招來眾將,將此事言語了一遍,指著城西城墻說道:“明日里就進行爆破。”
橫豎那窟窿是早就挖好了。甚至就連爆破,他們都已經試驗過多回。爆破也是有很多要點的,否則爆炸后力道多從地道口里沖出來,那可不就是浪費了?
梁山軍這些日子雖沒對襄陽城發起猛攻,可該做的事兒還是做了很多的。比如那城墻下都被掘出了多出缺口,一旦爆起,不敢說能將西城墻徹底坍塌,卻也定然能炸開多出缺口。
早前只是沒有用他,看到江陵城內的一場場鬧劇,陸謙在快速攻破襄陽,嚇走我大慫和減慢對襄陽城的攻勢,坐看趙家父子丟人現眼之間,果斷的選擇了后者。
事實也證明了他的眼光。那鬧出的一場場大戲叫宋軍直士氣全無,趙佶和趙桓這對皇帝父子,也是人才了。
可現在情況又是一變,江陵城的鬧劇已經拉下了帷幕,這減緩攻勢就已經到了盡頭。就是沒有城內之人的聯絡,陸謙也想著早日拔掉襄陽,現在就正好!正瞌睡時候偏就有人遞來了枕頭。
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