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他就明白了。
在陸齊朝,戶籍且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他本人的戶籍早已經辦理,且人就落戶在漢中了。只待朝廷重新丈量田畝后,便可以拿到租賃地契了。
事實上,就如陸謙那強烈的自信心一樣,齊軍方才奪取漢中城幾日啊,這城內的百姓態度就轉變了。
先是來年免稅免賦,然后是兩年的半稅,一下子就收攏住了最基本的人心。等到今后陸齊朝的稅賦政策被轉職的宣政官給宣講下來,那百姓們就都安分了。
這稅不用交了,那稅也不用理會了。勞役也大量減少,官府干活給錢,這與趙宋真是天壤之別。
現在是編戶齊民,順著清理地方的趙宋殘渣,很快就會清丈田畝,等到各家各戶都拿到了朝廷的租賃地契之后,這人心也就徹底安撫了。
無奈何,人家陸齊朝在撒錢啊。
……
劍州武連城之中,此刻正值一片慌亂景象。
多少人如同升起的浪潮,涌向四下的城門,所有人都哭喊著要出城而去。可是卻盡數被守在四個城門處的亂兵給阻攔,無法脫出。
是的,亂兵。
劍州劉光國‘叛亂’,那自然是不能引領所有人都跟著他一塊起反作亂的。內里就少不了有一些殘兵敗將逃散了出來,眼下武連縣城的這批人就是其一,且是比較大的一股。
這些人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趁機搶上一筆。
劉光國雖然造反了,但他肯定不會出劍州城池的,甚至他的主力都不會出劍門關。區區幾縣之地被流兵查毒,與劍門關的意義相比,那是天地之差。
要知道在劍門關以北還有宋軍殘余存在的。
仙人關的姚友仲和劉锜二將,可誰也沒有向齊軍投降,二人引著殘部退到了利州,那就在劍門關以北區域,雖然奄奄一息,且還剩下不足萬人的兵馬,隨時都可能被南下的齊軍給碾壓去,劉光國卻兀自不會輕忽大意。
而劍州之南的亂兵就是‘看’到了這點,那方才膽大妄為到堵住城門,洗劫整座城池。
武連城內被阻擋的人們卻不死心,紛紛涌向別的城門,結果又和從其他城門涌來的人群撞在了一起。人潮一沖,妻離子散,不少人跌倒在地,互相踐踏,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中也挽回不了他們悲哀的命運。
宋軍對比百姓們而言,歷來就是比土匪更加兇殘的存在。這些家伙真就是一把鐵梳子,一點點將百姓們梳唰的只剩一架白骨,丁點血肉也不留。
而在遠離武連城的官路上,貧者扶老攜幼步行而去,只帶著一點可憐的細軟和匆匆準備的干糧。
大戶人家兀自車馬仆役,前呼后擁,帶著金銀財帛,還有看家護院的丁壯和刀矛弓箭,但卻一樣滿面彷徨的逃向南方。
他們能逃去何處呢?哪里又會是真正的安全之地?
離開了武連城,那些亂兵們許尋不到他們的麻煩了,但千萬別忘了即將到來的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