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郡地處吳國東南端,氣候適宜,遠離西夷。要田地的有田地,要放牧的有草場,手藝人可憑等級證書獲得更高貸款!無論是外在環境,還是內在因素,都是大家安家置業的上上之選!”
“只要踏實有力氣,資郡銅礦等著你!埋頭干上三五年,豐衣足食一輩子啊!來資郡啦都來資郡!”
這還只是郡一級的吶喊,具體到縣一級,那就更繁多了。
讓劉大海是看的眼花繚亂,聽得心緒如麻。
但他到底是讀過書,平日里也留心報紙上的消息,知道這向外移民最重要的就是三點。第一,局勢是否安全;第二待遇如何;第三發展前景又怎樣?
吳國處在最西端,距離中原何止萬里之遙,邊上又有一個個敵國未除,何止一個危險啊。劉大海在得知自己被分到了吳國之后,可是自哀自嘆好一陣子的。要是由他的心意來,他才不會去吳國,邊上的日本就是個好去處。要金礦有金礦,要銀礦有銀礦,何苦萬里迢迢的跑去吳國?可這是由不得他啊。
“資郡……不行,礦場太累太危險,貸款也少。”他現在的余錢可不多,正愁沒人給他壓上債務呢?
“雅郡……也不好。”太雜了,那里不僅土人多,還有大批關外的蠻子。
“戎郡……,那待遇可真高。人均千畝良田……”他們一家五口人,那就是五千畝了,整五十頃啊。可哪里太危險了……
劉大海患上了選擇困難癥,在外頭飄了整整一天還沒有個決定。帶著落日的余暉回到住處,就看妻子已經把晚飯領了回來。兩個大些的孩子已經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而剩下的小不點依在母親的懷中,一點點被喂著雞蛋。
對于這些個移民,陸齊的待遇可是很好地。十二歲以下的孩子,每日兩個雞蛋或是二塊肉,咸肉、咸魚都算;而十六歲以下的孩子,每日一個雞蛋或一塊咸肉,這都是必須要保證的。成年人的伙食就是咸粥加面餅,粥里頭有剁碎的咸肉咸魚,或是蝦米魚皮之類的。
魚皮當然不是魚的皮,而是一些小魚小蝦和大魚的下腳料被混在一塊,如打糍粑一樣捶打成豆皮狀,再被蒸熟和曬干,很是耐放的。
有這樣的咸粥和面餅,再加上磚頭一樣的茶磚,后者需要自己煮著喝,大人餓不著也不會少了營養。如此,就算是長途遷移,只要保證移民的身體能棒棒的,那路上再遠也死不了多少人。
“戎郡,去戎郡!”
劉大海把吳國各郡縣的條件一說,他婆娘想都不想就叫著道。
“去屁的戎郡。那里是邊郡,西夷保不準哪天就殺來了,還去戎郡……”
“劉大海你個窩囊廢,你還是不是男人?幾千畝地,兒子的將來,還沒你那條爛命重要是不是?西夷殺過來了,朝廷是干啥用的?他們要能殺回來,朝廷還能打到他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