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財富相對富饒的東方世界,趙宋治下,中原大地兀自盜賊遍地。一神世界又豈能無有賊寇?
別以為在中世紀這個黑暗年代里,百姓們就生不出反抗之心。要知道眼下這個時代,羅賓漢的傳說已經在英格蘭流傳了。雖然后世的文學作品把這一形象依附于獅心王查理十字軍東征時代,但現實卻證明,這個‘傳奇故事’在眼下這個獅心王查理還處一莫名狀態的時代,就已經在流傳了。后世的羅賓漢只是文學家們二度創作的結果。
就像早期的西游記、水滸傳一樣。
何況陸越還早就放出了一支‘第五縱隊’!
那是一支由博萊斯瓦夫的人組織的隊伍,純種的波蘭人,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打著反抗軍的旗號襲擊反抗軍,包括劫掠村鎮等,而所有的繳獲都歸屬于他們自己。
這個任務博萊斯瓦夫非常喜歡,雖然受災受難的都是‘他們’波蘭人,可在博萊斯瓦夫眼中,波蘭人卻分被他統治的波蘭人和不被他統治的波蘭人。而只有那些被他統治的波蘭人才是他心中真正的波蘭人。
而凱爾采城在聯軍的石砲轟擊下也顯得很不堪一擊。
原因很簡單,這座城池的城墻從木質改為石質太倉促了,質量嚴重不合格。
與斯拉夫人一樣,作為西斯拉夫人的一支,波蘭人的城墻很多也都是木質,城墻又不是城堡么。歷史上蒙古人西征時候輕而易舉的吊打波蘭,那原因有很多樣,但其中未嘗就沒有木質城墻的鍋。
——連還在使用木質城墻的都城克拉科夫都被焚毀一空。
但在這個時空,羅斯人的慘狀,還有天方世界傳來的消息讓波蘭人警惕起了北方。全國各重要城市紛紛改木質城墻為石質城墻。凱爾采城就是其一。但因為時間短處,更因為經費不足,凱爾采城的城墻只是在木頭城墻外圍包裹上了一層石頭罷了。
當一架架梁山砲被架起后,很輕易的,城墻就被摧毀。
守軍隨后在涌入的大軍沖擊下敗下了陣來,向南逃跑的貴族、騎士騎兵們,一頭撞入了陸越的口袋當中,是全軍覆沒,一個個非死即俘。
接下來,戰爭就直接燃燒到了克拉科夫城下了。
靜靜的瓦韋爾河在城外默默流淌,高聳的國王城堡就建在瓦韋爾河左岸的瓦韋爾山上。一門門弩炮被推上了城頭,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親自坐鎮克拉科夫,梅什科和亨利克兩位公爵一個去了神羅,向神羅皇帝康拉德三世請求援軍,另一個則在克拉科夫以南的地區組織新的部隊。
陸越此刻也舉著千里鏡打望著克拉科夫,城頭上的波蘭人數量真是不少,就是那穿著鎖子甲的騎士或是貴族扈從都不再少數。
“你們說,我是現在就叫人向城內勸降的好,還是等攻下這城池后再與人談協議?”
別看已經打到了克拉科夫,陸越卻沒有半點改變心意,這一戰的目的只是逼迫波蘭人簽下城下之盟,他可沒想要真的滅亡波蘭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