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婉在前世的印象中,有段時間,父母事業上都遇到了困難,家里一時間也很是拮據,當時有錢的爺爺倒是找上門要幫忙,提出的條件卻是讓父親與母親離婚,另娶一個家境相當的豪門女人。
當時父親的臉色就極為難堪,不僅拒絕與人商業聯姻,甚至還把爺爺請了出去。
蘇玉婉當時年紀很小,但是這件事在她的印象里卻極為深刻。
那種窮困時的茫然失措,及被熟識之人戳破窘境后的尷尬難堪,她都感同身受。
如今看到寶根窮困到用樹枝在地上練字,她也忍不住心酸起來。
她笑著說道“寶根哥,你寫的字真不賴,你可真是自學成才啊。”
寶根沒有進過一次學堂,認字都是扒著窗戶偷學來的,家里根本沒有條件買筆墨紙硯,他寫字也從來都是用樹枝在地上劃的。
說是自學成才,也不為過。
寶根見蘇玉婉并沒有露出詫異表情,心中的尷尬便略減了幾分。
“今天天氣好,陽光足,我也不想在屋里躺著發霉,就出來曬曬太陽,閑著沒事,就在地上亂畫的。讓你和劉大夫見笑了。”
寶根一邊說著,一邊泡了兩碗茶給兩人。
劉大夫之前一直內疚自己醫術有限,讓這個上進懂事的孩子飽受疾病困擾,現在有了徒弟的對癥治療,眼看著這個年輕人的身體大好,他也跟著開心不已。
“好孩子,你今天說話氣力又比前幾天足了不少,看樣子,再過不久就能好徹底了。真是不錯,不錯。”
劉大夫邊說邊把起了脈,不過須臾,便更加開心地點著頭道“好,好,果真大好了,比老夫之前預計的還要好。說不定下個月就能娶媳婦了,哈哈哈。”
寶根聽完,偷偷瞧了蘇玉婉一眼,見她面色如常,忍不住微不可聞地輕嘆一聲,回道“劉大夫說笑了。”
幾人正說著,就見周氏提了一籃子青菜進了院子。
“三奶奶回來了。”蘇玉婉上前接過籃子,大贊道“自家種的菠菜就是新鮮,看這紅根上的泥土都帶著香味。”
周氏笑道“你這丫頭就是會說話。我趕緊去炒倆菜,再煮個菠菜蛋花湯,你和劉大夫就在這吃吧。”
廚房里有米有面有肉有蛋,都是蘇玉婉送來的,周氏一直記著她的好,也聽了她的話放心大膽地做給孫子吃。
她只盼著孫子的身體趕緊好了,以后再回報蘇玉婉。
蘇玉婉并沒有留下來吃飯,因為她和師父中午吃撐了,這會兒根本不餓,所以借口醫館里有事,就離開了。
回醫館的路上,蘇玉婉自言自語道“要怎么幫助寶根哥自力更生呢”
她不缺銀子,給周氏養老并養寶根一輩子,一點也不困難。
可她也很清楚,周氏和寶根不是那種死皮賴臉等著別人養的那種人,他們是不喜歡欠人情的人。
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現在更想給寶根找個穩定可靠的賺錢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