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真性子溫婉,真到了大事時,辦事還是很利索的。
在與妹妹商量后的第二天,就將選中的村中婦人集合到了一起,并且當天就定下來,第二天一早大家就去縣城,集中培訓,為飯館開張做最后沖刺。
蘇玉婉見婦人們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放在后世,這個年紀的女子還都以女孩子自稱,正是一個女子最美好的年紀。
可現在,困苦生活的磨礪,都在她們的臉上留下深深的印記。
她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孩子餓著,婆家娘家都指望不上,男人也沒本事外出賺錢,現在好不容易有個賺錢的營生,落到了她們頭上,她們頂著各方壓力,咽下了村里的風言風語,選擇相信了蘇玉婉姐妹倆。
“玉真,玉婉,你們倆人可真能干,不光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還能想著法子幫襯我們這群婦人,我們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謝謝你倆。”
蘇玉婉沒打算插手太多飯館里的事情,所以便有蘇玉真開口,回應眾人的話。
“幾位嫂子,嬸子,你們別客氣,你們能來飯館幫忙,我們家人都感激不盡呢。用我奶奶的話說,就是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彼此也不用謝來謝去了,咱們就一個目標,就是好好干,多掙錢,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了,有銀子孝順爹娘公婆,也能讓孩子吃飽穿暖,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說得對,說得好”幾個婦人紛紛應和。
其中有個年紀最大的婦人,不過也就三十歲左右的年紀,輩分也比蘇玉婉姐妹倆高一輩,說話要放得開一些。
她也是蘇玉真嘴里喊的那個“嬸子”,田秀。
田秀跟姐妹倆客氣了幾句后,便又跟趕著牛車的蘇多福搭上了話。
“多福大哥,你的腿真好利索了嗎”
蘇多福的腿前些日子
就能下地走路了,平日里走南闖北習慣了,根本在家躺不住,所以磨著女兒,非要來鋪子里幫忙。
蘇玉婉也知道爹的性子閑不住,正好付元慶買了一頭牛和配套的牛車,正愁著不知道放在哪里呢,她就弄過來,給爹爹拉客用了。
這還是蘇多福第一次趕自家的牛車,還帶了一牛車的女人。
人多嘴雜,三個女人一臺戲。
這牛車上加上自家兩個女兒,一共有八個女人。
蘇多福的耳朵早就炸了。
這會兒聽到有女人問自己腿的事,便隨口答道“好利索了,只要不干重活,隨便走路都沒問題。”
“這就好,這就好。”田秀不禁又夸起劉大夫來,“劉大夫的醫術也太好了,當時多福哥被鏢局的人送回來時,跟著來了好幾個縣城里的大夫,當時那些人可都說你的腿保不住了呢,沒想到最后竟然是被劉大夫治好了。劉大夫可真了不起。”
蘇多福還隱隱記得,劉大夫當日,對自己的雙腿似乎也是無能為力來著,要說他什么時候雙腿有了感覺,似乎還是自己女兒給針灸過后的事了。
而且,后來一直是女兒給他針灸按摩,還說什么是劉大夫吩咐的。
可他一直覺得女兒才是那個給他治好腿的大功臣。
只是每每想到女兒才學醫兩個月,又忍不住搖搖頭,否認了自己的想法。
蘇多福忍不住又看向小女兒,見她嘴里正小聲嘀咕著什么,可惜車上的婦人說話太吵,他聽不清女兒說什么。
“玉婉,你念叨什么呢,我都沒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