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時印象中,這臺諾基亞確實是高中的時候買的,考上縣中第一年,家里人為了方便聯絡,把親戚用過的一臺舊諾基亞給了他。他們宿舍樓下其實有插卡用的公共電話,價格還便宜,可惜老有人排隊,加上冬天吹冷風的滋味實在不舒服,后來紀時非拗著父母重買了一臺新諾基亞,還花了好幾百買了一個oo的3,說是用來學英語,其實都用來聽歌了。
這個時候的諾基亞還在國內通信市場上橫行霸道,在他們縣城能夠一戰的只有步步高音樂手機,誰能想到呢不過幾年之后,大學校園就以人手一個蘋果手機為榮了。
不過紀時并沒有在手機上糾結太久,他依然沉浸在自己回到高中這件事里這是誰刻意制造出的玩笑嗎
還是他其實是在做夢
如果是夢的話,這幕場景未免也太真實了一些。
紀時打量了一下自己,身上的t恤上,seir的標志清晰可見,腳上踩著一雙安踏的白鞋,論穿著比鄒勇和身為女生的周婷璐還要講究。
可事實上,論家庭條件,他家比鄒勇和周婷璐家差遠了。
這就是他高中時代的虛榮心。
在當時,美特斯邦威、森馬和安踏都是縣城里的大牌,一般農村家庭的孩子根本不會去消費,即使他們所在的z縣是國內百強縣,可紀時父母在家務農,年收入也不過五位數出頭,一雙安踏運動鞋至少100多塊,紀時還不止一雙。
哪怕后來年過30,回憶起自己的高中時代,紀時還是很后悔。
他的精力都花在看小說、上網吧和虛榮上了,雖然每次放假回家都頂著縣中學生的光環,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論刻苦程度,他連自己考上鎮上高中的同學都不如,等到一年后的高考,他就會被徹底打回原形。
好好學習這四個字的重要性,在往后的十幾年里他都認識得很清晰,但在高中時代,他就和鬼迷心竅一樣從來沒有好好考慮過。
最終高考給了他現實一擊。
父母含淚的失望眼神,紀時一直記得清清楚楚。
尤其在他的高考成績出來之后,周圍的鄰居把他和鎮中的同學作對比甚至直到大學入學之后,紀時都羞于提及自己母校的名字。
車子開過大道之后,慢慢開始顛簸起來。
紀時關于那時候的記憶也漸漸變得明朗。
這輛舊夏利上足足擠了8個人,后排5個,前排加上司機3個人,他們一人給了8塊錢,從縣中到家差不多要花上一個小時,司機是熟人,向來要錢不要命,口頭禪就是“再擠擠”,前排兩個女生一起擠在副駕駛上,看到交警就蹲下來往座椅下面縮。
縣城有到鎮上的中巴,不過不如熟人車方便,能直接送到家門口。
他們剛剛走過的大道在10年后漸漸會被沿海高速所取代,只有公交大巴之類的依然地運著一車車人去縣城辦事,蘇北鄉下的小鎮,時光似乎從未在這里逗留過,除了人變少了之外,風景與10年后并沒有太多變化。
十字路口依然是那家服裝店,老板從叔叔變成了爺爺,店被兒子繼承了,紀時上一次回家的時候,店里新添了賣漁具的業務。
不過現在還是在賣衣服。
徽省老板賣的涼菜生意從10年前火到了10年后。
學校門口的文具店、閑置的公交站臺、澡堂、理發店、舊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