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不住了。”紀時踢了踢腳邊的石子,“還是住校吧。”
紀時就讀的z中,在蘇省算不上有名氣,可在z縣卻穩坐頭把交椅,一年大約能出三四個清大或者京大,二本以上的達線率也不算低,可以說,考進了z中,就等于一只腳踏進了本科的大門。
z中原先位于z縣中心,占據著最好的地段,等紀時入學那年才搬入新校區,新校區附近什么也沒有,只有一排排等著拆遷的舊房子,z中搬遷無疑讓附近的居民又發了筆小財從前兩年開始,z中附近就形成了家長陪讀的風氣,尤其在最關鍵的高三這年,學校里幾乎有一大半的學生出來租房學習。
紀時自然也是這其中的一員。
不過他要陪讀的理由并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畢竟,在當時的他眼里,高三還住學校宿舍的都是窮人。
在他記憶中,自家爸媽在學校附近租的房子大概500塊錢一個月,水電另算,他當時在乎的卻并不是一年6000的租金對于爸媽的壓力,反而更羨慕當時在附近新建的商品房小區租房甚至買房的同學,甚至暗地里抱怨過,為什么自己只能住那種又舊又破的老房子。
后來想想,他都不知道高中時代的自己怎么會有那么強的虛榮心
“怎么又說住校了”紀媽撫著兒子后背,“我們田里雖然忙,讓你爸騎摩托多回來幾趟就行了,你們食堂飯也不好吃,吃好了才能好好讀書。”
紀時還是搖著頭“食堂飯挺好吃的。”
“你之前不是抱怨過好幾次嗎”紀媽笑了笑,“家里又不是出不起這筆錢,你放心好了,開學之前我和你爸一起去看房子,定了就和你們班主任說住外頭。”
紀時無聲地嘆了口氣,現在是8月初,開學也沒幾天了,等到月底再和爸媽仔細談一次吧,他現在說,他們只會以為他是不好意思。
對于現在的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
不管將來他在哪個城市、找到一份什么樣的工作,至少在一年后,他想讓父母驕傲地抬起頭。
一回家,廚房里果然飄著小黃魚的香氣,特意加了酒,用蒜瓣爆的香,z縣靠海,小黃魚是最典型的家常菜,尤其是鮮活的小黃魚,說是入口即化也不夸張。
等母子兩個放好東西拿起筷子,紀爸“突突”的摩托聲也隨后趕到了,他手里拎著一袋鴨子一袋涼拌腐竹“炸雞腿要到晚上才有,等晚上我再去買。”
紀時卻看著紀爸出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