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們在附近上廁所,還交了5毛錢。
光5塊錢盒飯這件事紀爸就說了整整兩年,以表達他對縣城不實在程度的震驚,上廁所要給錢這件事也讓他養成了一個習慣,之后每次出門都會準備5毛的零錢,以防自己需要上廁所。
“要不咱們去鎮上吃”紀時提議道。
回家吃當然最省錢,不過現在已經快到飯點了,等他們到家,他媽再洗菜做飯,一天都干不了什么活。
縣里物價貴,鎮上物價便宜,其實他們鎮上也沒什么像樣的飯店,不過一家三口坐下來吃碗水餃再吃兩個包子還是很方便的。
紀爸開著他的摩托,由紀時坐在后面抱著電視機,車后座位置窄,在紀家父子的強烈建議下,唯一不暈車的紀媽就坐上了從縣里往鎮上開的中巴車。
“好抱不勒不勒手”紀爸問紀時。
“不勒。”
太陽已經漸漸上來了,摩托車在外面曬了一上午,車座都有些發燙,紀時一只手撐住電視機,另一只手抓著車座,怕自己掉下去。
他和他爸提議再把摩托車買了,可惜紀爸只同意再買輛電動三輪,買摩托車就大大超出預算了。
紀時他們住的鎮屬于z縣的北線,一條路分出了四五個鄉鎮,不過再過幾年,這些鄉鎮合并的合并,也有并入市區的,名頭上是更好聽了,可實際上卻更荒涼了。
人都遠離了家鄉奔赴更大的城市,不管是z中還是鄉鎮的初中,能夠招到的學生也越來越少。
見父母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某一年,因為突發而至的意外,紀時沒能回家過年,他爸媽都安慰他說工作更重要,第二年,紀時難得在中秋回了趟家,才聽他媽說,去年他不在家過年,她和紀爸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連家里都懶得收拾,過了個潦草的年。
摩托車在路上呼呼地開,路過他們鎮上的初中,紀爸在初中邊上一個小飯店,老板早上賣包子和大餅,也做水餃,中午基本上就是餃子,不過吃的人也不多,大廳里只有空蕩蕩的桌子。
紀媽要了三碗水餃,加上一籠包子,不是蘇省南方的那種小籠包,是結結實實的大肉包,肉汁都進包子皮里了,吃上一口味道特別香。
z縣的地理位置不屬于揚州,不過古代確實被揚州管轄過,菜系也深受淮揚菜的風格影響,相對來說比較清淡,雖然沒有揚州人那么愛吃早茶,不過早飯多少也有些花樣。
至少在未來,東北水餃橫行外賣界的時候,紀時還是格外懷念家鄉水餃的味道,感覺就連餃子湯的滋味都很難忘,可惜他畢業之后幾乎就沒有再吃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