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驢離開教室之后,全班一下從安靜如雞的狀態變得鬧騰起來。
住校生的自習班主任一般是不查的,全看學生是不是自覺,不過老驢在z中也屬于那種最負責的班主任,他查完自修才開著自己那輛舊摩托回去。
這次晚自習,還讓他火眼金睛地查出了一個看萌芽的女生。
不過女生解釋說是為了提高寫作水平,才被老驢輕飄飄地放了過去。
老師們其實也清楚,看萌芽這類雜志基本提升不了什么寫作水平,相反,里面的文章多數有股故作高深的做作味,但特別契合青春期學生的心理。
這個時候新概念作文大賽還有幾分余熱,韓寒和郭敬明都算年輕學生心目中的偶像,雖然后者因為抄襲名聲已經有些臭了,不過這個時候網絡還不發達,郭敬明出的最小說銷量不錯,捧出了不少暢銷作者,他們都是從新概念作文大賽走出來的。
紀時他們這個年級,1班就有個女生在新概念拿到了一等獎,據說高考還能加分。
但對于作文渣渣紀時來說,他連萌芽上的文章都未必能看懂,更不必說寫作文拿獎了。
紀時還在死磕那道物理題,桌子卻又被敲了一下。
“紀時,你數學卷子做完了嗎”
紀時抬著頭,和他隔著兩排座位的姚蒙這會坐到了他前排葛亮的座位上“給我看看你的卷子。”
紀時把試卷遞給他,姚蒙接過,徑自翻到練習卷的最后一道題“原來是這樣的解法。”
“我是這么想的。”他跨回去拿著自己的筆記本,把解題步驟寫給紀時看,“不過是比你的解法復雜一些。”
“我選了中線。”紀時答道,“你先看的角”
姚蒙點了點頭。
他的解法只比紀時的解法多了兩個步驟,不過一樣能論證到結果,下次解其他類型的幾何題或許能用到。
姚蒙是11班的大學霸,每次考試沒跌出過前五,基本都是前三,他主要是語文稍微差了一些,在年級的整體排名差不多能進150名。
考慮到兩個強化班就占了120個學生,150這個名次在普通班也算是頂尖學霸了。z中平均一年能考3個左右的清京,前50就能上到金陵大學或者與之相當的名校,比如海市的海大或者交通大學,以及西湖省的之江大學,以及京市的名校。
其他省市的名校也不差,不過z中畢竟屬于蘇省,學生們能不出省則不出省,即便出省也會選比蘇省經濟發達的省市,這也導致蘇省各大高校的分數線都不低,在紀時印象中,姚蒙高考好像考上了金陵航空,對紀時這種渣渣來說已經屬于名校中的名校,姚蒙自己好像不太滿意,他的目標一直只有金陵大學。
自從上次紀時成了班里為數不多解出數學大題的人,姚蒙就常來找他問題目。
學霸并不是不會,他好像只是比較喜歡這種討論的氛圍。
紀時也能理解到這份爽感。
在全班90的人都解答不出一道難題的時候,他們一群人卻可以聚在一起,思維與思維碰撞,為一道題爭得面紅耳赤。
這是年少時代的書生意氣,長大之后就不會再有了。
姚蒙正要回自己的座位,被紀時拖住“幫我看看這道物理題。”
姚蒙停下來“電流這道”
“21題。”
姚蒙又回座位把自己的卷子取回來,擱在曾泰然的桌子上,紀時這邊的桌子全是自己的東西,書都沒放得下,姚蒙剛放好卷子,視線就在紀時的參考書上移不開了“這些都是你買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