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果然,第三天早上,紀媽還在問紀時中午想吃什么,大姑的電話又打過來了,這就是親戚們住得近的壞處,吃飯都是巡回式的。
去了二姑家,又去了小姑家,大姑家自然不能不去,那自然地,今晚這一頓就定在了紀時家。
大姑是紀爸兄妹里年紀最大的,已經快60了,幾兄妹不想她太累,就隨意吃了些飯,紀時在家把語文試卷寫完,又把自己已經做好的試卷回顧了一遍,包括數學、英語、語文和物理這幾門。
從大姑家回來,一群人又集中到了紀時家這邊,這兩天村里人多,也有打牌的人,下田的人照舊下田,倒沒有干擾到紀時。
接下來的時間里,紀時全副精力都集中到了化學上。
從課本、筆記到參考書,他把所有有用的材料都放在手邊,連帶試卷一起,紀時沒有急著動筆,而是從課本開始一點一點去過,反正時間還夠。
紀媽中途給他送過一波排骨湯,還有肚肺湯,新炒的泥螺也給紀時嘗了兩口,因為紀時特別愛吃這個,表妹陳菲也把作業帶過來了一起寫,文科的她自己寫,理科的她會問一問紀時。
家里這幾個小孩里,陳菲其實才是最認真的一個,她高考的成績也不算特別好,不過特別有規劃,本科畢業之后就去讀了研究生,應屆又考上了公務員,算是幾個小孩里最順利的。
小姑擔心陳菲影響紀時寫作業,想讓她到另一個房間去寫,紀時倒不介意,他覺得,自己的基礎還不一定比陳菲好。
其實陳菲也是這么認為的。
她之前問過紀時題目,對于紀時的水平心中有數,不過這次她問了幾道數學和物理題,紀時的思路讓她相當驚訝答得快也就算了,思路還很清晰,以她的思路絕對想不出,但是知識點又的的確確是他們現在學到的。
紀時居然還找她借了化學課本,她本來以為紀時是裝模作樣來著,誰知道對方居然真的踏踏實實地在看。
陳菲只好埋頭寫自己的作業,看到紀時那么認真的樣子,她也不好意思打擾對方。
看了整整兩個小時,紀時腦袋靠在椅子上,整個人放空了好一會,才讓自己宕機的大腦稍稍恢復了一點清醒。
走到門口,水泥場上停得亂七八糟的電瓶車都被整理過一遍,表姐和鄰居家的一個大姐在打羽毛球,看到紀時過來,大姐把位置讓給他,換紀時來打。
“打不動了,我正好回家去歇歇,時時是在家里寫作業嗎”大姐問。
紀時點頭。
“那回頭慧慧有不會的題目,我讓她來問你。”
“沒問題。”紀時笑了笑,順便問了聲大姐的小孩上幾年級。
“你發球輕點,太高了我接不住。”表姐先提醒紀時,可惜她提醒了也是白提醒,紀時一個拍子抽下來,球直接飛到了東邊鄰居家場上,打了兩三個來回,紀時就被踢走了,換表妹和表姐一起打球。
就算沒球打,紀時也懶得回去看書,他先去廚房轉了轉,二姑和紀媽在燒菜,紀時拿了個小凳坐下,幫兩人擇芹菜。
“這里不用你幫忙,你去看電視吧。”
紀媽像趕蒼蠅似的把紀時趕了出來,紀時賴了會,幫忙把芹菜葉子擇完,再把它們都掃進簸箕里,他還想幫忙切牛肉來著,又被二姑嫌棄干活太慢。
紀時晃到了電視機前面,新換的電視機清晰度確實不錯,不過在后世習慣了大屏幕的紀時眼里,現在的電視機就少了點意思,何況電視里也沒什么好節目,好看的電視劇他基本都看過了,也就只能挑體育頻道看看比賽。
這大概就是熟知未來的壞處,很多東西已經失去了新鮮感。
紀時于是在村里溜達,先去西面打牌的人家看了一圈,有打撲克的,也有打麻將的,紀時都不會,他爸和小姑大姑的水平都還不錯,村里人都開玩笑說老紀家的牌技要失傳了,畢竟從紀時爺爺那一代開始,紀家人就是牌桌上的常客。
等他又一遍繞到家里,又被表姐表妹們賦予了買辣條的光榮使命。
到這時候,紀時也轉夠了,不過感覺還是不太想看書,就把3拿出來,看了一集老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