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時不由攥緊了拳頭。
“上120了,牛逼啊你。”曾泰然一眼看到紀時的默寫題,“你默寫題居然全對”
他也沒覺得紀時平時背書有多認真,比起語文,曾泰然覺得紀時花在英語上的時間更多。
果然,他的小伙伴在背著他偷偷努力。
拿到自己的試卷,紀時就不去聽其他人的分數了,他把試卷在課桌上平鋪開,檢查自己錯誤的地方。正如語文老師所說,他前面的題扣分確實少,幾道選擇題是全對,默寫也是全對,甚至紀時覺得自己正確率不行的文言文解析分值也挺高他基本上把文言文的意思弄通了,只是表述上還不夠流暢。
古詩詞鑒賞和閱讀理解屬于紀時的扣分大項,這和他在考場上的感覺也差不多,閱讀理解他雖然憋的字數不少,可他的解答基本上完全背離了正確答案,可以說是毫不相干。
他的作文分數也不高,70分里足足扣了18分,只拿了52分,基本占了這次扣分的一半。
紀時覺得,自己是時候提高閱讀量了,還得一邊讀文章一邊代入作者的想法,至少得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數吧
其實120這個分數已經不錯了,他當年高考的時候甚至沒考到這個分,可紀時是把120視為自己第一次月考的目標的,如果這個目標沒有實現,他自然會以120為目標繼續往前沖,可目標即然已經實現了,他就需要設定新的目標了。
報完分數,老師就開始講這一套試卷。
一科的分數出來了,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浮躁,想知道自己其他幾科考了多少分,因此教室里雖然很安靜,可其實大多數人都很難靜下來聽老師講課。
紀時算是個例外。
老師講第一道多音字題時舉了不少多音字的例子,他都在筆記本上記了下來,他這次正確率高也有運氣的成分在,紀時可沒法保證自己下一次考試有這種正確率。
所以就多記多想,多花一點時間。
他們語文老師講題講得實在太慢,這節課時間本就不長,他還拖了會堂才講到默寫題,閱讀理解那些都還沒動,下課之后紀時也沒有急著去食堂,多坐了一會把沒記完的筆記整理好。
紀時覺得,他需要加強的內容還有很多,現在的復習進度還遠遠不夠。
幾門科目里,紀時的英語筆記是最厚的,因為英語要背的單詞多,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新單詞,紀時的習慣是看到新詞就記下來,不管來不來得及背,然后是物理和化學,這兩門功課的公式多,要記的內容也不少。
他反而在語文上花的功夫少了點,多音字這些甚至完全沒有記筆記,就靠著平時的積累,他現在發現,以自己的復習狀態,語文恐怕是很難考高分的。
還有好詞好句的積累,他們老師愛說這種話,紀時甚至懷疑z中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是一個調調,因為好詞好句約等于名人名言,z中一半的學生寫作文恐怕都會帶一句“魯迅曾經說過”。
不過紀時決定開始積累積累,他的作文寫得實在太干巴了,就算名人名言純屬裝逼句,但是積累多了,他的作文應該也能有種渾然天成的裝逼感,在高中生里,能做到這點已經很不錯了。
下午被語文老師的突襲搞得有點緊張,紀時晚飯特意給自己加了個雞腿,又去小賣部買了瓶酸奶。
回教室的時候,有同學和家長打電話匯報考試成績,紀時的手機里卻沒收到一條信息,紀爸紀媽都知道他最近月考,不過他們都沒問。
在走廊里溜達了會,紀時兩個月里第一次對自己該復習什么感到糾結。
他覺得自己要看的科目還有很多,但怎么說就好像游戲通關,所有簡單的關口都被他順利通過的,剩下的沒有一個是好解決的。
紀時決定還是先看化學,循著假期里的節奏來,一邊攻克課本,一邊看參考書,再把前面的試卷一張張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