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月考結束之后,紀時把物理和化學兩科的試卷翻來覆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夸張地說,化學卷子上的題他都差不多會背了。
這次語數外三門的成績讓紀時狠狠出了一次名,不過紀時并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這畢竟只是一次月考,不是高考,他高二剛分到理科班那會也在班里考過一個還不錯的成績,然后他就誤以為自己隨隨便便就能考出那個分數,反而讓自己越考越差。
再說了,真到了高考考場上,強化班都有考砸到一本線的,即便對方每次月考都能達到金陵大學的分數線。
不是高考,月考的成績根本就不作數。
不過經過這次月考之后,11班倒是有不少人注意到了紀時。
之前班里只有姚蒙會和他討論數學題,最近他們遇上難題的時候,周偉樂和黃雅瓊也會加入討論,當然比起數學,來問紀時英語題的人反而更多,111這個分數還是足以震懾一大批人的。
曾泰然來問紀時題的頻率也變高了,紀時也很有耐心,不管是哪一科,他都投注了百分之百的精力,雖說在化學和物理上花的時間更多,但這并不意味著紀時就把語文英語拋到了一邊。
考過一次正式的考試,他對自己所處的層次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國慶節結束之后,z市的氣溫漸漸降低了,紀時換上了厚外套,不過他這個年紀的男孩子火氣旺,到現在都不穿秋衣秋褲,穿著丑丑的校服在教室里亂晃。
教室沒有空調,門一關反而讓人覺得熱,只有到了晚自習的時候會有些涼,一是氣溫降低了,二是住校生少,就那么幾個人。
紀時每天都在刻苦復習。
其實他覺得,他并不是最認真的那批,他們班有個男生上課連水也舍不得多喝,因為喝水就要上廁所耽誤學習,紀時自問還做不到那一步。
他認為最重要的并不是在學習上花多少時間,戰線并非越長越好,而是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最高效的復習狀態。
紀時自認自己還挺到位的。
總之,他把現有的資料最大化地利用,把老驢和物理張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吃透再考慮其他。
天氣冷了之后,他們班在教室后面裝了個自動飲水機,能出熱水的那中,夏天的時候都是老師找人從教室辦公室直接拖礦泉水瓶,拿個出水的按鈕直接塞著接涼水喝。
這樣他們喝水更方便了,晚上都不用在開水瓶里留水,紀時甚至會把教室里的水接到宿舍去喝。
不過他不覺得冷,在紀媽眼里,他已經該穿羽絨服了,這個周末她來學校看紀時,給他帶了一床厚褥子,又把紀時在家里的羽絨服都帶上了,順便把夏天的衣服帶回家。
冬天飯菜容易冷,她也換了保溫桶帶到學校里。
“其實我們食堂都有,不用特意帶飯過來的。”紀時在食堂里給他和他媽各刷了碗飯,食堂今天還有燉蛋,紀時愛吃這個,要了一碗拌飯吃。
“食堂沒有家里燒的好吃。”
紀媽帶的都是便攜的菜,紅燒肉和雞翅之類的,湯汁少,坐在車上不會灑。
她今天心情特別好,這一點連紀時都能看出來,理由就是紀時說下午出門逛街給她買件羽絨服,紀媽破天荒地沒有拒絕。
其實在上車之前,紀媽已經知道了紀時這次考試的成績,是周婷璐她媽打電話告訴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