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時也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去批判什么,因為他的語文水平非常一般。
不過他覺得,語文課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細選,幾乎全部來自于古今中外的名家,像魯迅像屈原像陸游這種,幾乎不必看作品,只看這個人讀者自然能夠知道他們在文章中抒發的胸臆。
或者說,一篇文章至少能夠向讀者傳遞出某種深刻的情感,紀時不管是看老舍的文章,還是看史鐵生的文章,都是會有感觸的。
然而考試的時候節選的一些文章,就很難給他這種感覺,即便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再有激情,紀時也覺得有點硬拗的意思。
這是他覺得考試和課堂教學脫節的地方,就像坐電梯似的,課本在第三層,考試在第二層,他還沒有掌握從第三層跳去第二層的方法。
“吃完了。”曾泰然抹了抹嘴巴,就見紀時瞇著眼睛,表情邪惡地盯著他。
下一刻,紀時露齒一笑“剛老驢在教室外面看你看了好幾分鐘。”
曾泰然驚恐“真的假的”
“你猜”
曾泰然“這個玩笑一點也不好笑。”
他們班在這邊讀課文,所有人都是一副有氣無力的蔫蔫模樣,聲音一低,后門還開著,他們就聽見隔壁12班班主任在走廊里訓人的聲音,把他們班的讀書聲都蓋了過去。
他們班的后門一向都開著,準確地說,除非冷到不行,整個z中教室的后門基本都不關,這樣方便老師們隨時突襲。
所以最后一排雖然坐著公認的不服管的學生,他們卻承擔著為全班通風報信的重責。
一般來說,他們屬于老師懶得管的對象,只要他們別影響別人,老師們基本上都聽之任之,如果實在是那種又不服管又天天搞事的學生,有的班主任會專門給他們留一個黃金座位講臺邊上的座位。
他們班暫時還沒有誰有這樣的榮幸。
12班班主任在訓人,大家就更沒心思讀課文了,靠近后排的都把脖子伸長了往外看,更用人直接離開自己座位湊過去看。
沒辦法,高三有趣的事情實在太少了,自己班的沒得看,難道不能湊湊別班的熱鬧嗎
可惜他們暴露得太快,被12班班主任注意到了,他把那個挨訓的學生吼進教室,過了一會,老驢的身影就出現在他們班門口。
曾泰然嘀咕“難道12班班主任去告狀了”
“難說。”紀時聳了聳肩。
不是所有老師都是老驢那種直來直去的類型,12班班主任個子又瘦又小,臉上的皺紋特別多,平時就給人一種皮笑肉不笑的感覺。
據他們班學生說,這人平時就有些陰陰的,在他們班搞什么互相監督的策略,換句話說,就是在班里插臥底告狀,所以他們班的氣氛一直不算很好,不過紀律好倒是全校公認的,分班之后,同年級幾乎每個班都知道12班管得嚴,平時他們沒事都很少去找12班的人玩。
但這種策略在學習上其實不太管用,至少紀時是這么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