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樂很好奇地到“紀老師”那里找答案。
紀時“因為最近和我媽一起看泰劇。”
周偉樂“”
他有點懵。
紀時說的是真的,他用3給他媽下了泰劇,他媽一天看得不多,就一點,因為3屏幕畢竟有點小,看多了傷眼睛。她看的時候紀時也會瞥兩眼,雖然會被劇情勸退,但泰劇里人物情緒的波動簡直了。
還有tvb劇,他媽喜歡看一部叫無頭東宮的,紀時一邊看一邊在腦子里制造彈幕,就覺得劇情實在是太荒謬了,人物也演得浮夸,但是人物情緒的起伏正是他這種寫作文全程苦瓜臉的人需要的。
紀時寫作文的時候會先想想電視里的反派角色,把情緒調動起來,再去認真構思一篇作文。
別的不說,這法子多多少少還有點用處,以前他一寫作文就打瞌睡,至少現在不會這樣了。
姚蒙又默默從前面一排伸出手,要走了紀時和周偉樂的化學試卷。他們互相之間經常干這種事,對答案一般都不會只找一個人,經常幾套試卷一起看,答案不一樣的題再互相討論。
“我和你也有兩道題答案不一樣,第16題和第21題。”
紀時嘆氣“對,說明你倆都是對的,我錯了。”
物理和化學一般是這樣,他和這兩人答案不一樣的題,一般都是他錯他們對。
“但你現在正確率確實挺高的。”姚蒙把試卷還給紀時,又請他幫忙把周偉樂的卷子遞過去,“回頭再把你的資料借我。”
紀時比了個ok的手勢,他知道姚蒙說的是什么資料,是他在補習班的輔導資料,現在已經不是紀時一個人在用了,是他們這一片公用的資料。
其實復習到這個階段,他們現在對教輔資料都挺挑剔的了,紀時之前去書店是什么都買什么都看,慢慢變成選擇性買,現在在買的資料里,他也只選擇性看一部分,比如他的化學輔導書是最多的,之前的一些輔導書和他的化學水平相當,屬于基礎性的,紀時用的就比較多。
現在他水平慢慢提升上來了,原來的資料自然就不需要用了。
有些參考書的側重點是化學實驗,但是其他題目出得很爛,紀時正好實驗題不太行,他對這種參考書基本就只看實驗題。
加上姚蒙和周偉樂這兩個化學王者在,他倆的建議讓紀時少走了很多彎路。
不過紀時和黃雅瓊的補習資料倒是挺受歡迎,因為他倆找的都是退休的、有經驗的化學老師,這些老師都是真實接觸過高考的,出的練習更符合高考的實際。
有些輔導書的質量不錯,但是有些書并沒有教學一線的老師編纂,本身也不是特別適合蘇省的模式,自然不適合他們現在用。
老驢偶爾也會推薦一兩本,但是很少,他畢竟是班主任,經常宣傳某些教輔反而會讓人懷疑他是不是和門口的書店有勾結,z中化學這邊用的課外輔導書都是教研組溝通過的,一共就一兩本,全年級每個班都用同一套輔導書。
這樣一是方便教,二是說出去也不難聽。
不過在一些家長和學生眼里,一套輔導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買十套八套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