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開門的一瞬間沖他媽打了三個噴嚏。
“感冒了”紀媽有些擔心,等紀時把圍巾解開,她手伸進紀時脖子里探了探,“身上是有些潮,你回去把鞋脫了,倒點水泡泡腳,水瓶里水多呢。”
紀時乖乖照做了。
他在屋子里都能聽見他媽舉著刀剁東西的聲音,過了一會兒,等他擦干腳,她媽就捧著一個大碗進來了,不是平時用來吃飯的小碗,而是用來盛湯的大碗,巨大一個,紀時低頭一看,碗底鋪著滿滿的姜絲,姜味都溢出來了。
“趁熱喝。”紀媽拍著他后背,“喝。”
紀時“”
“嫌辣廚房里還有紅糖,等會我用紅糖給你沖一碗。”
紀時趕緊拒絕。姜絲的味道就夠他難受的了,不過好歹還在他可接受范圍之內,要是再沖點紅糖,又甜又辣的滋味他可受不了。
但不得不說,他媽還挺喜歡在菜式上搞創新,雖然絕大多數創新都以失敗而告終。
不過她倒是挺喜歡給紀爸和他灌姜茶,對紀時還好,知道姜味太重他吃不消,放的水多,對紀爸她就沒那么仁慈了,基本是一半姜一半水,喝得人嘴都能腫起來。
不過整整一碗姜茶灌下去,紀時覺得身上的寒氣確實散了不少,除了要開始一刻不停地上廁所這事很麻煩。
廁所濕冷濕冷的,待久了身上也冷,所以到了冬天晚上紀時就不會經常喝水,因為大半夜裹羽絨服出去上廁所實在是太痛苦了。
他現在好歹還有羽絨服穿,冬天不至于那么難熬,他小時候連羽絨服都沒有,都是裹著棉服,里三層外三層套著毛衣,手臂都活動不開。
“再來一碗。”紀媽又給紀時推了一碗茶,“多出出汗就好了,晚上我送你去老師家。”
在這照顧紀時這么多天,她清楚紀時是絕對不會缺席晚上的補習了,別說像今天沒下雨下雪,之前的雨雪天他裹著雨披照樣出門。
紀媽其實挺心疼他的,既心疼又高興。
她知道紀時現在學習好,特別拼,又努力,可她也不會覺得孩子的成績是隨隨便便就能達到的,這個天大人都不想出門,寧可縮在家里看電視,尤其到了晚上,外面又陰又冷,紀時初中的時候還會抱怨學習苦,現在竟然連一句都不說了。
既然孩子這么拼,她當然要支持他理解他。
紀媽住到這邊幾個月,眼界也算稍微開闊了些,和他們租在一戶的人家,包括在后排前排的人家,家家都有高考生,不管是條件好的還是條件差的,夜里一兩點才熄燈的多的是。
紀時都算是休息早的了。
紀時上高一的時候經常和他們抱怨競爭力大,自己學不過別人,紀媽還以為他是犯懶不肯學,到現在才知道紀時沒說假話。
別的家長難道不心疼孩子其實也不是這樣,但高三的這份苦是必須吃的,人人都是這么苦過來的。
晚上紀時難得讓他媽騎車送他去老師家,雖說喝過姜茶他身上暖和多了,不過熱還是熱,騎著車吹太多風他也吃不消,送他到了那邊紀媽先回家,等他下了課再把他接回來。
紀時初中家離得近的時候都沒有這種待遇,他那會住校,紀媽每周來一趟,給他帶點零食和生活用品,而且從來不擔心他學習,紀時中考的時候,其他家長都在學校門口守著孩子出來,紀媽直接來都沒來,她說來了怕紀時更緊張,反而影響他發揮。
紀媽電瓶車騎得慢,她對附近的路況不是太熟悉,紀時擔心她騎著騎著人就丟了。
“這點路我還是認識的。”紀媽不服氣,“要是實在認不得路,我就到路邊上找交警,讓他把我送回去。”
這倒也是個不錯的法子,紀時覺得可行。
這節課也是這學期補習最后的內容了,紀時只要再過來上一節課,補習就結束了,所以到這個時候,補習班的老師也沒有講一些深奧的理論,只是帶他們把基礎性的內容再過了一遍。
在這個時間,大概是期末考試的緣故,來補習班補課的人其實不是很多,除了紀時之外,也就零星幾個住在附近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