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你也一起去吧。”紀媽走之前喊了紀時一聲,被紀時搖著頭拒絕了。
正好沒人打擾,他可以好好寫寫試卷。
連著寫數學試卷大腦也累,紀時就把語文試卷翻出來調劑調劑,一下午他都趴在桌子上寫題,累了就出來晃晃,又把任務往前推進了一截。
“啊好累。”
眼看著日頭漸漸往下落了,紀時也接到了喊他去吃飯的電話。
他把門鎖好,裹上圍巾,晃晃悠悠地出了門。
到了沒太陽的時候,中午化軟了的地面又會重新凍硬,踩在上面的,紀時在門口玩了會鄰居家的貓,看著二姑家門口亮起燈光他才往那邊走,一分多鐘就到了。
晚上的菜和中午大致相當,他們比較喜歡的蝦和魚中午就是二姑燒的,因為二姑的口味比較重口,紀媽就清淡一些,那樣比較適合燒蔬菜,不太適合海鮮這類重口的。
但是春節在家吃飯和中秋的問題大致相當大人們都知道孩子們愛吃什么,幾乎每一頓的菜都是重復的,雖說味道是真的好,次數多了也會有點膩。
當然,在外面太久吃不到也是會饞的。
二姑家的小黃魚比中午他們家的更新鮮,紀時就著小黃魚湯扒飯,連吃了兩大碗,比其他所有人加起來都多。
大人們要喝酒,女孩子們吃了些菜就飽了,只有紀時一路埋頭苦吃,都沒從飯桌上下來過。
他覺得應該是下午做題太累了。
回家之后,紀時重復著做題的過程,晚上他沒再拿數學試卷,而是各做了一張物理、化學和語文試卷,連作文都寫了一篇。
確實是累的,他平時上課絕對沒有這么大的做題量,主要是這次的練習卷和高考的模式相當,平時的試卷題量并沒有這么大。
但紀時同樣覺得很充實,他有一種滿足感。
他把這次的試卷分成兩疊,寫完的在一疊,沒寫的在另一疊,現在寫完的這一疊已經漸漸厚了起來。
這種時間完全由自己支配的、全情投入的狀態很難得,他整個人幾乎完全沉浸在做題這件事里,忘記了其他一切事情,除了專注再沒有其他。
整個高三生涯,紀時一直是這么繼續著的。
這種狀態支撐著他,讓他忘記了疲憊的感覺。
學習還是需要有及時回報的,一味地埋頭苦學會很累,但每次感覺自己解完一道題,或者看著自己的正確率一點點提高,那種滿足感同樣是無可替代的。
而且在爸媽身邊,看著他們的臉,紀時就會忍不住警醒自己。
無論如何,他都要比上一次高考做得更好,他已經在努力的路上,只要再支撐四個月,他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三天,紀時和小伙伴們匯報著這兩天的作業完成情況。
等紀時說完自己寫了多少張卷子之后,群里一片沉默聲,過了一會兒,其他人才忍不住道“你沒走親戚嗎沒出去玩嗎你怎么突然就寫這么多張卷子了”
“紀時時,一個可怕的男人。”
“我兩天才寫了兩張試卷,但是我覺得自己寫得還挺多。”
他們覺得,老師們簡直是高估他們了。
老師們是按平時的標準來發試卷的,認為他們一天寫完5張試卷不存在問題,畢竟假期也有十來天,但實際上呢人一旦快樂起來,別說5張了,寫兩張都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