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之前紀時是這么想的,到了考場上也是這么干的。
考場位置在五一假前已經貼在了樓下,昨天晚上紀時和姚蒙特意去確認了一下,他這次的考場號果然是第1考場的2號,和上次的第二名剛好換了個位置。
他剛坐下來,就被許諒戳了一下后背∶"咱倆是第一次坐一塊兒吧"
紀時點了點頭。
許諒告訴過紀時,他第一次坐進第1考場的時候,強化班的學生對他的態度是好奇中帶著不服,可眼睜睜地看著紀時從第1考場不走了,上次是年級第一,這次是年級第二,強化班那群人也沒什么話可講了。
沒辦法,紀時就是厲害。
之前算總分的時候他們還能安慰安慰自己,紀時就在中間待著,沖不到前面去,結果從這學期開始,紀時的排名就跟開了掛似的,就算在強化班,他也是絕對的中的。
那就真沒什么可說的了。
紀時的語數外本來就強,物理和化學眼看著也能沖到a去了,不夸張地說,他現在就是z中最有競爭力的學生,這一點由不得人不服。
紀時剛沖進前面的時候,1班和2班的班主任都用他的名字激勵過班里的學生,可現在呢老師們也不激勵了,也不說人家紀時是普通班的如何如何了,不管怎么說,兩個強化班加起來可是有120號人,用年級第一第二的成績去激勵所有人也不合適。
畢竟就算是強化班也不可能人人都考清大京大。
如果紀時保持在30多名,倒是可以鼓勵強化班的后進生好好沖一沖的。
這次的語文試卷難點主要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閱讀理解選了一篇現代文學,鄉土氣息濃郁,應該是7、80年代的作品,里面夾雜著方言和土話,分析文段的時候卻要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也就是要把土話轉換成更流暢的語言,表達上還要貼近文意。
紀時不愛做這種題目,他感覺這種文章有種陳舊感,和他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有點脫節,這也是紀時不愛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原因,他的文學素養本來就不行,作品的內容又都是他不感興趣的東西,他光是看題目都能睡著了。
紀時覺得自己這篇閱讀理解做得一般。
不過他估計自己在古詩詞賞析和文言文上拿的分數應該還不錯,主要是這次這兩項題目都不難,反正老師出題還是注重難點分布的,這種大題不可能一起難。
作文這次出的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他們平時月考出得少,紀時平時練習也不多,他只能說自己格式完備,也在里面填充了不少名人名言和經歷來補充論證,可他寫完之后讀了一遍,感覺自己寫得太干巴了,不夠精彩。
當然紀時也很清楚,以800字的要求來寫一篇慷慨激昂令人振奮的議論文還是要求太高了,主要是他肚子里墨水有限,論證的例子都是那些老掉牙的小學生都懶得用的例子。
語文試卷收上去之后,紀時坐在位置上發了好一會果,每次考完語文他都有一種一天好像都結束了的感覺,他覺得,語文就不該放在第一天考,應該在最后一天考,就算他的化學是最菜的,可給他劫后余生感覺的科目只有語文一科。
"李文,你作文感覺如何"
許諒隔著紀時問年級第一的女生。
"反正寫完了。"李文答道,"寫完不就行了嗎"
許諒為她簡潔的答案豎起大拇指∶"作文寫完人就要升天了。
聽到許諒的話,紀時也忍不住伸出大拇指,沒錯,他就是這種感覺,每次考完語文都覺得自己需要緩緩。
"走吧,去吃飯。"姚蒙踢了紀時一下,"我想吃魚補補腦子。"
紀時瞥他一眼∶"我記得你邏輯思維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