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打藥水的機器壞了,紀爸要買個替換工具,就在賣農具那里停了一下,人家老板看到紀爸挺熱情∶"愛軍,去接孩子哦,他們說你兒子考上清京了是你兒子吧"
他們鎮上的農具店、電器店包括種子店做的都是各個村居的生意,老板做了幾十年了,熟客基本都認識,紀時家里田多,經常來鎮上買大棚鋼管和薄膜,老板也知道他兒子在z中讀書。
"剛高考的,學校還沒定呢。
"中學門口都掛起來了,說你兒子考了z中第一,我也是聽人家說的,遇到你正好問問。"
紀爸樂呵呵地給人遞了煙∶"他是考得不錯,這次考了第一。"
紀時看到他爸遞煙的樣子就想笑,因為他爸平時不抽煙,這次也是因為紀時分數出來后家里親戚朋友一直來,他特意買了兩條煙分給別人,買的是玉溪,差不多20塊錢一包,平時他們家找臨時工買的都是紅塔山或者紅南京,那個更便宜點。
"你真有福氣。"
農具店老板把零件遞過來,一邊笑瞇瞇地看著紀時∶"你們家小孩平時怎么學的暑假有沒有事,沒事幫我們家輔導輔導作業,費用絕對不低。"
"看孩子想法。"紀爸笑了笑。
同樣的事情傍晚發生了好幾次,紀爸帶紀時去炸雞腿的時候也遇了熟人,一開口就是"你家時時上清大了,中學門口橫幅都掛起來了",結果紀時又被一群來買炸雞腿的初中生側目了。
炸雞腿的攤子正好在十字路口路東,離他們初中南門就幾條路,初中不僅在西門掛了,南門也一樣掛了。
對于他們這個小鎮而言,出一個清京已經是一個爆炸性的消息了。
夸完紀時,下一句話絕對是問紀時暑假能不能幫忙補課的,還有要他的輔導書和資料的。
紀時的輔導書基本已經被表妹預定了,他肯定是家里人優先的,不過他表妹更擅長文科,分班的志向是選文,所以紀時物理和化學的資料暫時還沒分出去。
他得等表妹放暑假了再過來挑。
"這幾天就沒歇過。"紀爸和紀時說,"村里還說要給你獎金,說鎮上也有。
"咱們村里有錢嗎"紀時很好奇,在他印象里,他們村一直挺破的,也沒有什么企業,全是種田領農資補貼的,感覺發錢的時候比掙錢的時候多。
"誰知道呢"紀爸道,"這幾天我手機一直放在身上,好多親戚都打電話來了,就連在徽省的老舅爺的二兒子都打電話來問了。"
老舅爺是老太的弟弟,就是紀時的曾祖母的弟弟的兒子都來問了。
紀家親戚關系簡單,指的是紀時爺爺這一輩,畢竟老太就他爺爺一個小孩,這在那個年代里并不多見,可他老爹和老太都有兄弟姐妹,所以紀時家本家不少,老太那邊有姨太和老舅爺,奶奶那邊有姨奶奶和舅爺,加上外公外婆那邊的兄弟姐妹,沾親的親戚其實特別多。
這些親戚平時不太聯系,一般只有婚喪嫁娶這種大事才會走動,可紀時能上清京的消息對他們整個家族來說都是大事中的大事,大家都特別關心。
那可是清京,不是別的學校
z縣這邊重教育,但他們家親戚里上好學校的很少,他們鎮上有學生上金陵都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都知道能考上好學校的孩子最厲害。
當然,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初中的宣傳,那么大的橫幅一掛,不是瞎子全都看得見。
紀時回家之后也沒有太安穩,他分數一出,借復習資料的親戚和鄰居一個個都跑來了,借資料倒是其次,他們主要是來問紀時有沒有空幫忙輔導學習的。
紀時答應了幾個住得近的鄰居,按他爸媽的意思,他補課費也沒怎么收,反正他暫時也在家待著不出門。
總之,報完志愿回家的幾天,他們家終于稍稍清靜了一些,沒什么人來拜訪了,鄰居家的小孩剛放暑假就到他家來寫作業,里面有初中生有高中生,就在紀時家大屋里寫作業。
紀爸問紀時要不要買個空調,紀時拒絕了∶"爸,家里要是還有錢,就先把房子給建了吧,再過兩年城建應該就不給批了。"
現在他們村里基本家家都在整房子或者準備整房子,水泥黃沙價格飛漲,人工費也漲上來了,他們家往后推一年,價格就得比前一年貴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