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的頭發確實掉得挺厲害,所以她想做點時間上更充裕自由的事情。
紀時登陸了學校論壇,論壇上基本是在討論他掛科挺狠的事情,紀時摸了摸臉,,他這么干也不是天了,學生最近叛逆期到了
"你就是我最討厭的老師類型啊紀時時,你變了。"曾泰然嚎了一聲,"好好反省反省你自己。
紀時∶"我覺得我挺正常的。"
"變態啊。"曾泰然忍不住道,"你們聽聽,這是人話嗎"
紀時∶"我已經想辦法給他們過了好嗎"
有些題目那個點能到的話,紀時基本都是會給分的,他好歹也是掛過科的,不可能去刻意為難學生,數院的學生壓力本來就大,大一估計大半的時間都在懷疑人生,說不準哪天就拋棄數學投奔別的學科的懷抱了。
在這種情況下,紀時不可能無端制造壓力,他也是這么走過來的,掛科的慌亂與崩潰他心里很清楚。
他甚至沒有出很難的題目,只是一些他認為在大學這個階段必須掌握的題。
再辦不到他也沒辦法。
除了掛科的點紀時也想不到其他原因,他很快就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后,結果幾天之后,他算是知道學生們眼神怪異的原因了他接到了校報記者的采訪邀請,請他談一談一路以來的學習經歷。
記者特意強調∶"聽說紀教授您大學的時候掛過科還有高中學習的經歷也請您聊一聊,大家都很感興趣。"
紀時∶"
他明白了。
估計在學生眼中,他已經成為被掛之后變態了,于是開始掛學生的反面人物。
但紀時還是如實聊了聊自己上學時候的心理狀態,遇到的困難、后來又是怎么解決這些困難的。
記者問得細,紀時也答得細,他從大一聊到大四,后面的研究生和博士期間也都說了,他本以為這種求學經歷的話題普通學生會不感興趣,結果報道出來之后在校內反響很不錯。
"這是妥妥的學渣逆襲史"
"原來大佬也有崩潰的時候,我還以為只有我一個人崩潰,大佬隨便學學就能拿滿分。"
"超勵志的好嗎紀老師最勵志的就是他的心態,如果是我,處在那個環境里我恐怕會崩潰。
"人生中最大的幻覺大佬能行我也能行,不過紀時老師的經歷真的很激勵人,現在我正處在學習最崩潰的階段,看到這段故事真的很受鼓舞。"
"能在數院活下來本身就是強者了,但我現在知道,強者也不是天生就是強者的。"
就這樣,紀時在校內有了點小名氣,校內的這篇采訪被人發到網上,網友們又是一片"666"的聲音。
主要是因為紀時在數學這門學科上出了些成績,他在期刊上發的文章質量都不低,各大高校和他同個研究方向的同行基本都聽過他的名字。
別人也是這么認為的按理說,以紀時的研究成績,他學生時代應該有點名氣才對,可一直到紀時一篇一篇論文發出去,其他人才知道京大有這么一號人。
現在終于解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