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仍然加上了蘇荷華對蘇陌最初的恨意,因為這是原罪,歡歡喜喜的童養媳劇情,感覺就像是現實中惡人的幫兇,也是對受害者的諷刺,盡管她們不會看到這本小說。
我一開始的基調就是絕不美化這個“童養媳”現象,所以蘇陌小學進入青春期也會對蘇荷華占一些便宜,蘇荷華的怨恨和痛苦從一開始就埋下伏筆,而蘇陌本人也會主動對這個行為進行反思和自我批判。
但也僅限于此了,七等分畢竟是童話式的商業網文。
所以結局只能是蘇荷華不能免俗地變成了一只兄控,變成喜聞樂見的劇情。且由于平臺的限制,對黑深殘的現實也不能過多描述。盡管我內心一直渴望狠狠地罵一場,但是我清楚我不能。否則,作品將全崩。
但是,我擰巴了。
關于蘇荷華,全文最模糊的地方在于原諒。按照劇情邏輯和發展,她似乎是選擇了原諒蘇陌的父母,原諒了蘇陌。但是,我從來沒有明寫這一點,從來沒有再深入提到這一點,因為在我意識到蘇荷華這一身份的時候,她就不是一個角色,而是在世界某處那些真實存在的受害者。
我可以讓蘇荷華原諒,但是我不能替她們選擇原諒。
其實所有人都能理解蘇荷華為什么會愛上蘇陌,蘇陌大神簡直是完美的化身,文武雙全,雙商俱高,玉樹臨風,而且溫柔細心把蘇荷華保護得很好。如果現實里真的有蘇陌這種人,想必沒有女生不會愛上他。
但現實中這種現象,不會有蘇陌,甚至百分之九十九的男方都不會是蘇陌這樣的好人。我總是忍不住在想,如果當年我的父母真的把那個女孩接過來了,我會在青春期最躁動的時候忍住嗎?我覺得我勉強算是個好人,但是我不覺得我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因為我有時還會下意識地為那次失敗的收養而感到惋惜。
所以,越是這樣想,我就越擰巴。
“童養媳”蘇荷華的存在就是蘇陌的“原罪”,你可以說這并不是蘇陌的決定,但作為既得利益者,你不能說他完全無辜。
既然童養媳本身就是錯誤的,那么,他們兩個就不該相愛。在我看來,無論過程怎么樣,只要結局是在一起的,那么就是給這種行為美化和洗白。我不是說蘇荷華不會愛上蘇陌,而是說不該有“受害者”愛上“加害者”這種劇情,更不該把“加害者”寫的這么正派,讓他們兩情相悅,這是對真實受害者的殘忍和戲謔。
然而,這畢竟只是商業網文,蘇荷華從一開始就注定是蘇陌的后宮,這無可避免。當我寫到后面越來越擰巴的時候,劇情也無法再改變了。
我內心覺得不該有“童養媳”愛上“小少爺”這樣的劇情,可是蘇荷華從一開始就是蘇陌的女主角之一,她當然要愛蘇陌。這是無法避免的矛盾。
所以這里誰都沒有錯,是我個人的問題。
我很清楚,這只是我個人酸唧唧的矜持,讀者根本不會覺得蘇陌和蘇荷華的身份有什么不可調和的矛盾。